标题: 筑牢乡镇防线,共护健康家园 —— 基孔肯雅热防御刻不容缓 (您是本帖第1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231 | :0 |
经验:47 |
主帖:20 | 回帖:21 |
注册时间:2018-01-24 |
来自: |
|
近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媒传播疾病进入高发期,基孔肯雅热防控警报在乡镇悄然拉响。这种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虽病死率低,但高热、剧烈关节疼痛等症状,不仅影响群众健康,还可能因劳动力暂时丧失冲击农业生产。对医疗资源薄弱、居住分散的乡镇而言,做好防御工作,既是守护健康的 “民生工程”,也是稳定发展的 “基础工程”。
镇村干部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从部署到执行全程亲力亲为。镇里第一时间开部署会,镇主要领导拿着地图逐村分析蚊虫易滋生区,要求 “各村摸清积水台账、日报清理进度”,还带头包联蚊虫密度最高的村,每周至少三次下沉督导。村支书亲自带队集合,划分责任区,将 “清积水、消杀、宣知识” 细化到人,甚至亲自驾消杀车作业,不少干部说:“亲眼看着活儿干到位,心里才踏实。”
环境整治是防御关键,要做到村民生活 “毛细血管” 里。伊蚊的滋生温床多在闲置容器、积水沟渠等处。走访中可见,村干部带工具逐户 “敲门”:帮老人倒水缸存水、教 “每周换水刷缸”;帮村民清菜园花盆积水、顺手收塑料垃圾;联合村民疏通堵塞半月的排水沟,铺防蚊纱网。更暖心的是,中灵村镇村干部自掏腰包凑钱买蚊香、驱蚊喷雾,送上门还教使用。
健康普及要接 “乡村地气”,镇村干部巧用音响喇叭传声。乡镇群众对该病认知低,常存 “发热忍忍就好” 的误区。镇里统一录方言防控音频,村干部把音响装电动三轮车,早晚沿村道巡播;有人持小喇叭坐村头小卖部,边帮修农具边 “拉家常” 讲知识、答疑问。村大喇叭每天早中晚播 “清积水、勤通风、防叮咬” 顺口溜,如 “花盆托盘清空,水缸盖子密封,出门涂药膏,发热去医院”,通俗语言让知识走进田间院落。
基孔肯雅热防御是 “全民战役”。从镇干部部署的严谨,到村干部清积水、自购防蚊药的暖心,再到村医问诊、喇叭播报的叮嘱,这些细节是防控最坚实的支撑。只要把每项工作做细、每个环节抓实,定能守住乡镇健康家园,让疾病远离,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