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桂林论坛 → 树立正确政绩观,...
本版版主:apple啃一口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 (您是本帖第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杨思施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9 黄豆:0
经验:102
主帖:50回帖:49
注册时间:2022-09-22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9-16 10:01 第1楼  
|帮助|
乡村振兴不是“短期盆景”,而是“长远画卷”。树立正确政绩观,核心在于摒弃“重短期见效、轻长效发展”的浮躁心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乡村振兴的每一步走实走稳。

正确政绩观,要锚定“为民”根本。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而非堆砌“亮眼数据”。应聚焦群众最迫切的需求:不是盲目盖高楼,而是先修通田间的灌溉渠;不是追求“网红打卡点”,而是完善村口的养老服务站;不是强迫村民改房,而是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难题。唯有把“农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尺,才能避免“干部干、群众看”的脱节困境。

正确政绩观,要拒绝“短视”思维。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绝非“一年见效、两年收尾”的突击任务。部分地区为求“快速出成绩”,盲目引进高污染企业、搞“一刀切”的产业项目,最终留下环境烂摊子和闲置厂房,这是典型的“错误政绩”。真正的发展,应像培育庄稼一样:先摸清本村的土壤(资源禀赋),选对适合的种子(特色产业),耐心施肥浇水(培育人才、完善基建),才能收获持久的果实——就像浙江安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种竹子到做竹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用十几年时间走出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道路。

正确政绩观,要锤炼“务实”作风。乡村振兴的“文章”,要写在田埂上、写在村民的院子里。干部不能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决策,而应多走村入户,听老人说“水够不够喝”,问年轻人“回村有没有活儿干”,跟种植户聊“销路怎么拓”。比如贵州毕节的驻村干部,跟着村民学种刺梨,帮着对接加工厂、设计包装,让“土果子”变成“金果子”,这样的政绩,虽没有惊天动地的数字,却刻在村民的心里。

乡村振兴之路没有捷径,正确的政绩观就是“指南针”。唯有放下“急功近利”的执念,守住“为民务实”的初心,才能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写得扎实、写得温暖、写得长远。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