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南宁论坛 → 金一南视角下的白崇禧:从战略预...
本版版主:锂曦月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金一南视角下的白崇禧:从战略预判到湘江博弈 (您是本帖第3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牛年生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293 黄豆:39
经验:478
主帖:144回帖:320
注册时间:2012-03-20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24 11:45 第1楼  
|帮助|
金一南视角下的白崇禧:从战略预判到湘江博弈

金一南,中国国防大学教授,著有 20 余部作品,其代表作《苦难辉煌》获 “中国出版政府奖”,并被广泛推荐学习。在他的研究视野中,桂系军阀核心人物白崇禧(素有 “小诸葛” 之称)的军事判断与政治算计,在长征时期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一、精准预判:红军长征的时间与路线

1934 年 4 月,白崇禧应粤军将领陈济棠之邀分析 “围剿” 红军局势时,展现出对战略全局的敏锐洞察:



· 长征时间的推测:白崇禧认为,红军大规模战略转移需依赖沿途筹集粮食,而秋冬时节农作物成熟,便于就地取粮,因此判断红军会在秋冬之际行动。这一预判与事实完全吻合 —— 中央红军于 1934 10 月正式开始长征。

· 长征路线的研判:面对蒋介石以公路碉堡战构筑的紧缩包围圈,白崇禧指出,红军若困守苏区必遭覆灭,转移方向中,东边靠海缺乏战略纵深,北边有蒋介石精锐部队布防,均非可行之选;而西进湖南(何键势力范围)与南下广东(陈济棠势力范围)的可能性最大。后续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后的进军路线,印证了这一判断。

二、湘江战役:白崇禧 “放水” 背后的利益博弈

1934 年 11 月,中央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后,蒋介石调集 30 万兵力,在湘江以东布下号称 “铁三角” 的第四道封锁线,企图将红军围歼于湘江东岸。然而,白崇禧主导的桂军却在关键时刻 “网开一面”,为红军留下一线生机。这一行为并非对红军的 “配合”,而是基于桂系集团核心利益的精密算计。

1. 核心矛盾:蒋介石与桂系的 “心腹大患” 之争

白崇禧深知蒋介石 “借刀杀人” 的一贯策略:若桂军全力与红军死战,即便重创红军,自身也会元气大伤,届时蒋介石的中央军便可名正言顺进入广西,借机削弱甚至吞并桂系。对桂系而言,红军仅是 “过境之敌”,而蒋介石的中央军才是威胁其生存的 “心腹大患”。



他曾愤然回应部下对湘江防线的担忧:“老蒋恨我们比恨朱毛更甚,这正是他最理想的局面。管他呢,有匪才有我,无匪便无我,我为何要为他创造机会?不如留着朱毛,我们还有发展空间。如果夏威挡不住,就开放兴安、灌阳、全州让他们过去,总之绝不能让任何人进入平乐、梧州,牺牲我省精华。” 这番话直白揭示了其 “保桂优先” 的核心逻辑。

2. “不拦头,不斩腰,只击尾”:策略的具体实施

为平衡 “应付蒋介石” 与 “保存桂系实力” 的矛盾,白崇禧采取了极具针对性的策略:



· 调整兵力部署1934 11 22 日,将原本沿湘江布防的桂军主力从全州、兴安一线撤至龙虎关、恭城一带,仅留少量部队驻守,使全州至兴安长达 60 公里的湘江防线出现巨大缺口,为红军西进敞开通道。

· 改变防御阵型:将沿湘江的南北横向防线改为以湘江为轴的东西纵向阵型,使防线闪出近 100 公里的空隙,便于红军接近湘江渡口。

· 象征性追击:对过境红军仅以小规模兵力侧击、追击后卫部队,既向蒋介石摆出 积极剿共的姿态,又避免与红军主力正面冲突,目的是促使红军尽快离开广西地界。

三、“击尾” 之痛:红军后卫部队的惨重牺牲

白崇禧对红军后卫的攻击,成为湘江战役中红军损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掩护主力渡江任务的红军后卫部队(主要为红五军团 34 师、红三军团 6 师 18 团等),在桂军与后续国民党军的夹击下陷入重围:



· 红五军团 34 师作为全军后卫,完成掩护任务后被截断在湘江东岸,与敌激战数日,师长陈树湘重伤被俘后壮烈牺牲,全师官兵大部牺牲,仅少数人突围。

· 红三军团 6 18 团在掩护主力渡江时与桂军激战,最终团级干部全部牺牲,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这些后卫部队的牺牲为红军主力渡江争取了宝贵时间,但也让红军付出了惨痛代价 —— 此役后,红军从出发时的 8.6 万余人锐减至 3 万余人。

四、历史的复杂性:无协议的 “心照不宣”

白崇禧为红军 “放水让路” 的这段历史,曾是革命史研究中的一处细节空白。据记载,当年布置湘江防务时,白崇禧曾对桂军十五军军长夏威半开玩笑说:“谁给红军送个信,说我们让一条路任其通过。” 这句玩笑背后,是他对自身利益的清醒盘算。



值得注意的是,白崇禧与红军之间并无任何协议或默契,双方的 “短暂妥协” 源于对各自生存逻辑的默认:红军需要快速突围,桂系需要保存实力,而蒋介石的中央军则是双方共同警惕的对象。这种基于现实利益的博弈,为那段血与火的历史增添了复杂而深刻的注脚。


slshuaige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24244 黄豆:0
经验:3656
主帖:46回帖:3577
注册时间:2006-08-04
来自:广西防城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25 15:13 第2楼  
据权威专家说小诸葛并没有放一马。
凝炼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762 黄豆:31
经验:1997
主帖:40回帖:1951
注册时间:2023-09-16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25 23:56 第3楼  
历史自有后人评说
锂曦月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404797 黄豆:522
经验:46066
主帖:1325回帖:44526
注册时间:2012-12-29
来自:南宁论坛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26 15:54 第4楼  
桂系老白也是很聪明、互相利用、互相防备、互相攻击……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