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玉林论坛 → 十丈光阴,半寸尘灰——重游十丈...
本版版主:八叔 | 心静自然凉 | 偶是路人
社区广播站:
  推荐:玉林频道  
  标题: [原创] 十丈光阴,半寸尘灰——重游十丈村记 (您是本帖第6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7)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16 黄豆:28
经验:4856
主帖:364回帖:3607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07 23:56 第1楼  
|帮助|
十丈光阴,半寸尘灰——重游十丈村记



一、重游十丈村契机

2025年7月6日凌晨至清晨,玉州区突遭暴雨侵袭,电闪雷鸣,狂风肆虐。

本以为又将困守家中,岂料风雨骤停,近九时,阳光羞涩地探出云层,洒下斑驳光影。急忙翻阅天气预报,得知上午十至十二时玉林将沐浴在和煦阳光下,于是心生欢喜,决定外出漫步,赏雨后美景。

玉林城区周边的景观我大多去过多次,唯独十丈村是在2019年开发第二年去过一次,当年发现开发还有许多还不完善。六年光阴转瞬即逝,十丈村的开发究竟如何?心中涌起一股好奇,驱使我再度踏上探访之旅。于是,便有了此次重游十丈村的旅程与感悟。

二、十丈村的底色

十丈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和乡村治理示范村。位于福绵镇西北4公里处,有794户3294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已有300多年历史,保留70多座传统民居。村中布局前水后村,水塘中小岛现为水泥晒谷场。村名源于先民礼让十丈地的故事,体现了谦让精神,传为“北有安徽六尺巷,南有广西十丈村”佳话。近年来,十丈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专业设计机构的规划和改造,成功转型为集民宿、民俗、知青记忆等设施于一体的文旅景点。自2018年以来,接待游客量达到350多个团体、20多万人次。十丈村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等称号,2023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

三、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可重游的半日,心中泛起的,是说不出的怅然。

1.相较于2019年的光景,十丈村古民居的蜕变仅在湿地与水塘区域初露锋芒:小石拱桥两侧,两排鲜红灯笼与景观灯带交相辉映,桥下水面,一盏硕大的荷花灯静静伫立;桥左前方,仿古墙上的“老家十丈”四字由墨色淡雅转为素白清新,内里似乎暗藏灯光装置,熠熠生辉。水塘四周,景观灯光错落有致,土堤亦被点点灯饰温柔点缀;塘右宣传"让他十丈又何妨"的廊桥,悬挂着刻有民主、文明、和谐等标语的牌匾。整片水塘在美化与亮化后,若逢夜色,定是流光溢彩的景象。  

2.除却水塘改造尚可称道,其余区域的开发维护实难令人满意。虽不愿扫兴,但若不指陈缺失,便永远无法洞悉不足,更无从知晓游客期许与改进方向。  

3.所有民居,包括知青院、图书馆、民俗馆及传统文化馆等,及其内陈列的老物件,皆被经年累月的厚尘所覆盖。主家尚且不珍视这些历史瑰宝,游客又何来驻足之理?难道真要请人观赏这一片尘埃?目睹这些蒙尘旧物,心间亦似落满尘埃,怅然不已。  

4.各处民居(含上述馆舍)的周边小径与庭院,荒草蔓生,高可及人。部分院落更被村民垦作菜园,虽算物尽其用,却难免让游客初访即止步,难再深入。  

5.2019年那辆停驻在知青院门前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曾瞬间叩响我深藏的记忆。如今旧车无踪,那份悸动亦随之消散。  

6.犹记2019年某扇岭南风格窗棂前的景象:敞开的木栅窗台错落摆放着高低各异的玻璃瓶,左墙悬一顶岭南竹笠,右下石阶横着旧时乡间的竹躺椅。椅上方的素木板上,墨迹淋漓书写"岁月把我挂墙上"——这场景与字句曾令我潸然泪下,当时喃喃念着"岁月把我挂墙上,我把岁月记心中"。而今重临,唯余空荡木窗,情景字迹俱杳然。  

7.曾见证整屋书籍的"十丈图书馆",如今牌匾消失,书籍无踪,连那座建筑都难以辨识。  

8.昨日独行十丈村两小时,竟未遇半名游客。

9.回望玉林城周边古村开发,困境与十丈村如出一辙。莫非此乃宿命?世间当真没有两全其美的开发之路?

四、尘埃里的星光

离开时,一缕阳光正落在塘边廊桥那副楹联上。"让他十丈又何妨" 的刻字被晒得发烫,仿佛在追问:当谦让的精神遇见现代开发,是否真的没有两全之路?那些蒙尘的旧物、荒草丛生的庭院,何尝不是在等待一双更温柔的手,拂去尘埃,让历史与现实在彼此尊重中焕发生机?或许十丈村的故事,不该只停留在 "北有六尺巷,南有十丈村" 的传说里,更该在时光里长成一棵既能扎根传统、又能拥抱未来的树。毕竟,每个古村落的尘埃里,都该藏着让星光透进来的缝隙。



目录

一、全景十丈村(题图照)

二、十丈村湿地与水塘

三、村中所见,其乐融融

四、尘封老物件

五、杂草满庭院

六、知青院的二八大扛哪里寻?

七、"岁月把我挂墙上"不可寻

八、"十丈图书馆"不知所踪

九、文化传承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16 黄豆:28
经验:4856
主帖:364回帖:3607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7 23:59 第2楼  
二、十丈村湿地与水塘



相较于2019年的光景,十丈村古民居的蜕变仅在湿地与水塘区域初露锋芒:小石拱桥两侧,两排鲜红灯笼与景观灯带交相辉映,桥下水面,一盏硕大的荷花灯静静伫立;桥左前方,仿古墙上的“老家十丈”四字由墨色淡雅转为素白清新,内里似乎暗藏灯光装置,熠熠生辉。水塘四周,景观灯光错落有致,土堤亦被点点灯饰温柔点缀;塘右宣传"让他十丈又何妨"的廊桥,悬挂着刻有民主、文明、和谐等标语的牌匾。整片水塘在美化与亮化后,若逢夜色,定是流光溢彩的景象。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16 黄豆:28
经验:4856
主帖:364回帖:3607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8 00:02 第3楼  
三、村中所见,其乐融融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16 黄豆:28
经验:4856
主帖:364回帖:3607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8 00:05 第4楼  
四、尘封老物件

所有民居,包括知青院、图书馆、民俗馆及传统文化馆等,及其内陈列的老物件,皆被经年累月的厚尘所覆盖。主家尚且不珍视这些历史瑰宝,游客又何来驻足之理?难道真要请人观赏这一片尘埃?目睹这些蒙尘旧物,心间亦似落满尘埃,怅然不已。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16 黄豆:28
经验:4856
主帖:364回帖:3607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8 00:07 第5楼  
五、杂草满庭院



各处民居(含上述馆舍)的周边小径与庭院,荒草蔓生,高可及人。部分院落更被村民垦作菜园,虽算物尽其用,却难免让游客初访即止步,难再深入。






































老鼠药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73537 黄豆:46
经验:39117
主帖:275回帖:37174
注册时间:2006-07-12
来自:广西梧州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14 16:56 第6楼  
lpflyq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325 黄豆:0
经验:54
主帖:0回帖:51
注册时间:2021-09-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14 17:30 第7楼  
前两年也是一时兴起,去了一次,大失所望,本以为起码跟鹏垌村差不多
梁明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3867 黄豆:394
经验:19210
主帖:991回帖:18196
注册时间:2010-10-19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14 23:25 第8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