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防城港论坛 → 故乡那些事(六)
本版版主:蝴蝶岛 | 山竹桔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故乡那些事(六) (您是本帖第1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峥嵘岁月123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31 黄豆:1
经验:25
主帖:11回帖:14
注册时间:2023-04-29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05 23:56 第1楼  
|帮助|
故乡那些事(六)
——我的母校印记
峥嵘岁月

在防城街的镇中心,狗岭脚傍有一间历史悠久、花园式的小学,那是我的母校,名曰防城镇一小,我的高小学业就在这里完成的。


此间小学颇有历史,据有关史料记载,它始创于1878年,是防城地区最早的学校,有相当长的时间,是防城街及附近乡镇学子求学的好去处,防城街人几乎都在此启蒙。我于1969年在那入读小学。那时的防城镇一小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校园建设有特色,是花园式的学校。


(防城镇一小校园远眺)


校园内有两座小山及一口大水塘,山边有几个篮球场及一个宽大的足球场、几幢教室旁有大片空地,种满花果树木。学校面积之大,即使是现在在建的学校也很少有。学校是半开放状态,临街一面有围墙包围,另一面近山及农田,没有墙。学校布局科学合理,学校正大门为一间两层门楼,有大门及警卫室,入门楼后是一个宽大的花园,有几棵万寿果树及高大的木麻黄树,空地有冬青围绕的花带。花园正对面为一舞台,学生的演出基本在此进行。花园两旁为两排教室(每条约有3-4间教室),教室之间是相连的,做到日晒不着、雨淋不到,很科学很人性化。靠近粮所仓库的教室是一个杨桃园,一年四季都挂有杨桃,青翠欲滴,十分诱人。舞台后,靠近后山边是学校的礼堂,有时开会演出也在此进行。


(校园水塘,现面积只有原水塘六分之一)

(原学校正大门位置,现已建起围墙)


礼堂前面不远处是一个篮球场,篮球场旁靠近水塘边建有几间教室,此为高年级教室,一般是安排四、五年级及初中部的学生在此上课。此地教室的空地栽满了各种树木,有龙眼、木菠萝、沙田柚、杨桃等等,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棵高大的龙眼树,高大挺拔,每年都挂满果,十分可人。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排排婀娜多姿的相思树,特别是教室后水塘边的那一长溜的相思树,千姿百态。春天到来时,树冠开满白花、黄花,美轮美奂,美不胜收。给我最多回想的是水塘塘城边的足球场,球场很大很标准,我们上体育课或进行田径比赛、足球赛都在此进行,平时课余也喜欢同小伙伴在此嬉戏,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校园内水塘凉亭)

防城镇一小有几位很有个性、我非常敬重的老师。

我五年级语文老师曾实新就是其中一位,他是防城街本镇人,他腿脚有点不方便,但他五官端正,衣着整洁干净,发型大气,时时都保持正人君子形象。他知识渊博,授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特别是写作,除了传授写作知识外,还通过学生习作分析,教我们怎样写文章,写出一篇好文。学生黄成贤的作文写得好,曾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把他的作文作范文进行讲解,既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也促进学生比学赶帮的风气。曾老师性格和善、和蔼可亲,对待调皮捣蛋的学生从未责骂或体罚,而是教育、感化,所以每届学生都对他格外尊敬,从没有对他有不良评价。

数学老师为张宇平老师,我们读小学时他刚走上教师岗位。年轻、热情、富有活力。张老师个子不高,约1.6米,身体瘦小,但人小声大,很有气势,上课时声音洪亮,与其体型判若两人。上课时,他对学生纪律十分严格,不容许在课堂说话,如发现不听课或有做小动作的行为,他就会严肃批评,作出处理。我有次数学课,因与同桌女同学有矛盾,在课堂上有推拉的行为,张老师发现后,大声吆喝且拿起粉笔向我扔来,吓得我声都不敢出,从此以后,老老实实地听课。张老师有个特长,字写得非常漂亮,看他课堂写的字就是一种享受。他钢笔字也写得更好,学校的宣传单印制试卷的刻印都出自他手,是个全面人才。

张月清老师主要是教授语文。该老师极富艺术细胞,年轻时专门到广州学习过播音,做过公社播音员,参加过东兴县教育战绩文艺宣传队及防城镇文艺宣传队,排演当时热门的《红灯记》《收租院》,具有较高的表演才能。她上课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给学生极深的印象,即使几十年过去,当她的学生聊起她时,仍津津乐道。她上课吸引学生,讲故事更吸引学生。当时在学校每个礼拜都有两节自习课,她就利用此讲故事,其实作为学生,我们也最盼望此时刻。张老师讲故事很会抓住人心,除了声情并茂的述说,她经常讲到紧张处恰好下课铃响,让学生欲罢不能,回味无穷,记忆深刻。张老师有个好的“缺点”,那就是喜欢成绩好或有文艺特长的学生,对他们倍加爱护精心培养。学生何传伟、孙红、肖亿群等很有表演天赋,除了传授才艺,张老师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演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让他们走向人生之路打下好的基础。

凌光兴老师是体育老师,别名叫“大呻”(音译),他几乎上齐全校的体育课。他身形高瘦,古铜色的脸一脸严肃,在此小学读书五年,他整天绷着脸,我几乎没见他笑过。其实他不是没有情感的人,他崩脸不笑只是他个性使然,其实他心地很好的。体育课如有哪个学生受伤,他马上出手处理。如有不舒服情况,他详细问候,体现父爱般的关怀。他上课时很严重,按军人般的要求守纪律,如有违反,轻则被瞪眼责骂,重则出列罚站或跑几圈足球场,由于他严重,有气势、有杀气,学生都有点怕他,那些平时大大咧咧的调皮仔也乖乖安分守己。凌老师敬业且工作繁忙,他上的体育课较多,每天上下午都有,早上到校几乎没有时间回家。除了上体育课,他还负责学校篮球队、足球队的训练,这些额外没有报酬的工作,没见他有任何怨言,几十年如一日做好本职工作。

极具个性的是何战雄老师。何老师较注意个人形象,束腰扎皮带,风纪扣及手腕扣扎得严密整齐。头发梳得溜滑,不苟言笑,不怎样与人交流,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平时,上完课,几乎很少见到他,很少同学生互动。但这位极其内向的老师在上课时却是另一面孔,他是上语文的,讲课时激情澎湃,活动十足。最经典的是他在课堂上朗诵《六盘山》那首诗,朗诵前他先酝酿感情,然后用双手提一下裤腰带,接着瞪大眼睛,目光远射 ,喉咙一字一句地喷发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诗句,如波浪汹涌、如雷贯耳喷发而出,听者受到极大感染。诗句朗诵最高潮处是朗诵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只见他表情严肃,咬牙切齿,双手在空中似抓一物,并绕数圈缚住,形象生动。这就是使我们经常得乐一乐,极具个性的何战雄老师。

最后,还得说下我们子才佳人老师颜仁才老师。颜老师是位男老师,做事细心谨慎,对人和和气气,从未大声说话。他很注意形象,发型总是四六开,很有型,像儒将,衣服干净整洁,有大城市人的气质。他上课很有水平,讲究方式方法,通过浅显的比喻,由浅入深地让学生掌握新知识。颜老师让我们敬佩除了上课好处,他打得一手好乒乓球,在防城街是有名的,他打得好且最优美的是拉得一手弧圈球,看他打球是一种享受。颜老师还兼任学校乒乓球队教练,每天早出晚归,培养大批乒乓球骨干,为学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体质贡献了力量。

防城镇一小优秀的教师还有很多很多。如陈如娟老师、杨志珍老师、杨启莲老师、钟雪芬老师、黄笑梅老师、吴恒英老师、凌准初老师、黄才良老师、包芝华老师、谢启民老师、邓弦老师等等,他们学识丰富,敬业爱业,都有各自的闪光点,为防城的教育事业作出最大的贡献。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发展,今天防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母校防城镇一小也随之发生变化发展,变化之一是校园面积缩小了,原有的两个小山包已夷为平地,建了房子,原有的大水塘已填埋五分之四,只剩下可怜的一点小水塘,变化之二是原有的教室、办公室、门楼也全部拆除新建,还有大礼堂、舞台也荡然无存,那些杨桃园、果树、教室旁那一排排美丽的相思树更没有踪迹。变化之三是整个学校布局与原来完全不一样,如校门、教学楼、宿舍楼、活动场所等等,没有原来的一点痕迹,给人感觉是另一间全新、陌生的学校。观察之后,我们觉得没有变化的,是足球场还在原来那里,只是变得更现代、漂亮。此外,水塘中的凉亭还在,此为证明此地是我们母校的最有力的证据。


(现小学校门,原在此也有个门,但非正大门)

(原校园内杨桃园位置,现改成车棚)

(原篮球场及塘边教室位置,现建成办公楼、教学楼)

(现校内运动场,面积与原来没多大改变,远处房子原为水田及山边)


母校改变了模样,对于喜欢怀旧、对母校有深深恋情的我们而言,虽然有沉重的失落感,但由于母校是跟随形势,向现代化教育发展变化,我们由失落变为由衷的高兴。我们坚信,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下,有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和无私奉献,我们的母校,将继续发扬光大,再创佳绩。


我在防城镇一小完成了我的小学学业,后升学到防城中学读初中高中,1979年,我考上了大学。


半个世纪过去了,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同样我的母校亦跟随变化发展,现在的母校其模样、其变化,我几乎认不出了,有些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老师也随岁月流逝已经作古,但于我而言,母校的印记始终存在,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始终印在心中,它是如此的清晰、如此的深刻、如此的动人心魄!它会伴随和影响我整个人生。


那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以此献给防城镇一小,我的老师和小伙伴。
风火月风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29874 黄豆:0
经验:16675
主帖:11回帖:16507
注册时间:2008-10-12
来自:广西防城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6 16:14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