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作风建设为笔,绘就基层治理新画卷 (您是本帖第1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头衔:注册会员
:268 | :0 |
经验:168 |
主帖:84 | 回帖:84 |
注册时间:2022-11-23 |
来自: |
|
乡镇机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其组织效能、干部作风与队伍素质,直接关乎政策落地成效与群众获得感。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作风建设,不仅是乡镇干部的“必修课”,更是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招”。唯有以作风建设为抓手,将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将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方能筑牢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
乡镇组织工作千头万绪,但核心始终是“人”与“事”的精准对接。八项规定精神为组织工作划定了纪律红线,更提供了方法指引。在干部选拔任用中,需严把政治关、作风关,杜绝“带病提拔”。在选拔村级带头人时,要将“是否落实八项规定精神”纳入考察硬指标,对存在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行为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干部队伍源头清正、根基稳固。
要从“重形式”转向“重实效”。过去,“台账式落实”现象,文件会议多、基层调研少,群众反映“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不见田间地头的真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如今,通过精简文件会议、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季度擂台赛”,组织干部比拼项目推进速度、群众满意度,倒逼作风转变,让组织工作从“纸面”走向“地面”,真正成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例如,某村通过干部驻村调研,解决了灌溉用水难题,群众点赞“干部的脚沾了泥,我们的心才暖了”。
干部队伍是乡镇发展的“第一资源”。作风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队伍战斗力上。可以通过实施,通过“老带新”“师徒结对”等方式,选派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征地拆迁等一线岗位锻炼,提升干部群众工作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开展“作风建设标兵”评选活动,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干部予以表彰,树立“实干者得实惠”的鲜明导向,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乡镇组织工作、干部管理与队伍建设,本质上是作风建设的“基层实践”。八项规定精神推行十二年来,乡镇干部的办公桌从会议室搬到了田间地头,文件包换成了民情日记本,群众脸上的笑容成了最好的“政绩单”。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唯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将纪律规矩内化为行动自觉,将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方能绘就基层治理的崭新画卷,让乡村振兴的步履更加坚实有力,让党的根基在基层更加稳固、更加深厚。未来,乡镇干部仍需以作风建设为笔,以群众需求为墨,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书写更多“暖心篇章”。(白石乡)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