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桂林论坛 →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
本版版主:apple啃一口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基层作风建设 (您是本帖第1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要你管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68 黄豆:0
经验:168
主帖:84回帖:84
注册时间:2022-11-23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5-29 16:21 第1楼  
|帮助|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乡镇组织工作作为党的执政根基,干部队伍作风直接关系着政策落地效果与群众切身感受。当前,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对加强执政党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将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锻造一支扎根泥土、服务群众的基层铁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乡镇干部的价值观念决定着作风建设的成色。要将理论学习课堂搬到基层一线,用乡村振兴的真实案例诠释中央精神,使抽象的政策文件转化为具象的实践指南。沉浸式教育打破了会议室里的空对空,让干部在躬身实践中感悟初心使命。作风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人民至上的理念化作走访入户时沾满露珠的球鞋,化作调解纠纷时磨破嘴皮的耐心,化作深夜加班时照亮案头的那盏台灯。

作风建设需要刚性约束与柔性引导相结合建立干部履职双清单,明确8小时内外行为规范;推行民生实事票决制,让群众评价成为干部考核的度量衡。当考勤打卡数据与驻村天数自动关联,当民生项目进度实时显示在村务公开栏,制度的力量便转化为看得见的治理效能。



以作风建设为尺,丈量干部管理“严实度”干部管理需“严管”与“厚爱”并重。八项规定精神是“紧箍咒”,更是“护身符”。乡镇需建立“全周期”监督体系,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同时,可以通过设立“作风建设意见箱”、开展“百名群众评干部”活动,让群众成为作风监督的“千里眼”“顺风耳”,形成“干部干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的监督闭环。

乡镇干部长期处于矛盾一线,压力大、任务重。某镇建立“心理疏导室”,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压力管理培训;设立“容错纠错案例库”,对因创新探索出现失误的干部,经核实后免除相关责任,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这种“严管有尺度、厚爱有温度”的管理模式,让干部既守底线、又敢担当,真正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基层作风建设既要传承四下基层”“马上就办的优良传统,更要主动适应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当干部走出办公室的舒适区,走进田间地头的主战场,以板凳议事取代文件传达,用脚板丈量代替鼠标点击,八项规定精神就能在基层落地生根,党的执政基础必将坚如磐石。这场永不停歇的作风革命,终将在广袤乡村绘就鱼水情深的生动画卷。(白石乡)


土豆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115 黄豆:1
经验:1168
主帖:453回帖:7138
注册时间:2003-09-04
来自:广西红豆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05 15:40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