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淬炼过硬作风 锻造基层党员干部铁军 (您是本帖第1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头衔:注册会员
:148 | :0 |
经验:99 |
主帖:49 | 回帖:50 |
注册时间:2024-01-25 |
来自: |
|
基层党员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作风建设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党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和凝聚力。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是夯实执政根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践行初心使命、服务人民群众的关键所在。
一、认清作风建设重要性,筑牢思想防线。基层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良好的作风,能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增强对党的信任;反之,则会损害党群关系,消解党的执政基础。从脱贫攻坚战场上干部们走村入户、扎根一线的身影,到疫情防控期间党员冲锋在前、守护群众的担当,无不彰显出优良作风的强大力量。加强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根源入手,通过常态化的理论学习和党性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补足精神之“钙”,拧紧思想“总开关”,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
二、聚焦突出问题,精准靶向整治。 当前,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仍存在作风方面的问题。有的干部工作敷衍塞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缺乏主动担当精神;有的热衷于搞“面子工程”,重“显绩”轻“潜绩”,忽视群众实际需求;还有的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搞变通、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基层工作的开展和群众的获得感。加强作风建设,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精准画像、靶向治疗。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整改、一个一个促落实,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三、强化责任担当,践行为民宗旨。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如何,最终体现在服务群众的成效上。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主动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同时,要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退缩、不回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展现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貌。
四、健全制度机制,巩固建设成果。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作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对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同时,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等挂钩,激励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此外,还要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使优良作风成为基层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其作风建设关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唯有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持续加强作风建设,才能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为推进基层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