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注册会员
:49813 | :878 |
经验:30876 |
主帖:1284 | 回帖:27408 |
注册时间:2016-07-08 |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
|
住“岩窐”安全性如何?
引用一个案例:
“苟王寨”遗址,为天然石廊,上有岩石伸出约4.5米,遮盖着高约5——15米进深约7.8米的空谷,形成自然石窟,上依悬岩,前临峻峪,形势险要,总长约2000米。窟中题刻文字16处,最早为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和嘉熙年间(1237年——1240年)。并刻有领兵人姓名、岁月,清《洪雅县志》有云:“嘉熙距建炎凡五朝”,“以此知南渡后邑常不靖,而苟王必此中著姓,团聚乡兵据险拒贼者”。可见在南宋时,县人曾两次在苟王寨聚众于建炎时避拒金兵,嘉熙时拒蒙古军。
在南宋朝的100多年中,辽、金、蒙军不断入侵,攻城占地,全国震惊。其时,君主逃亡,强敌入侵,官民惊恐,故洪雅人聚众避于苟王寨以拒金兵。
南宋后期,蒙古族建立起蒙古汗国(1206年),从此不断派兵进犯南宋。到理宗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国大举侵宋,长驱入蜀。嘉熙三年(1239年)攻打重庆,全蜀为之震动。洪雅人又一次聚众避于苟王寨以拒蒙古军。淳祐二年(1242年),蒙古军破蜀中遂宁、泸州等地,在此危难之时,理宗授余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淳祐三年余玠来到重庆,领导四川抗蒙斗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