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钦州论坛 → 【赤腹松鼠】松鼠多情觅旧庐,勾...
本版版主:猪唛遮 | 钦北妹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精华主题[原创] 【赤腹松鼠】松鼠多情觅旧庐,勾漏粤语倾乡情(仿古诗/图片) 精彩文章(您是本帖第79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1)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1-10-28 02:51 第1楼  
|帮助|
《秋水梧州》

松鼠多情觅旧庐,勾漏粤语倾乡情。
藤县霞明承落日,风响浔江鼓帆生。
暮云气遮允升塔,秋水早入梧州城。




从小在琼崖城里滚爬,喜欢听邻居吹嘘,说乡野有一种动物,黎话叫“树丛越”,其特点是从一个树,越向另一个树,这是何物如此本事?从未亲眼目睹,后有机会从书画上看见,猜测就是松鼠。深圳是大都市,想见这物更难,今次在深圳皇岗公园,近距离高清晰拍摄,真是三生有幸。















































































[此帖于 2021-10-29 00:25 被 异椰 编辑]
帖子奖励 发帖人获得奖励:+11 绿豆. . [操作人:钦北妹 2021-10-29 10:34]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8 02:51 第2楼  







一窗昏晓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9057 黄豆:6
经验:12305
主帖:68回帖:12012
注册时间:2015-05-11
来自:喵星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8 18:11 第3楼  

 该回复已经被楼主屏蔽...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00:28 第4楼  
可望不可即的猫,




来到沙少的故里,有何感想。

这也是椰的故里,喔。

厉害的犀牛脚,哦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01:38 第5楼  
这鸟不说勾漏粤语,

梧州城区是说广州片区的粤语,口音有点偏差,

外围说勾漏粤语,如蒙山等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14:55 第6楼  
勾漏情



一窗昏晓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9057 黄豆:6
经验:12305
主帖:68回帖:12012
注册时间:2015-05-11
来自:喵星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21:20 第7楼  
这种松鼠体型偏大,条尾巴就有八、九寸长,猫咪都捉不到它。
最近评论 异椰 点评: 喜群居,多半在树上活动, 善于高攀,在峭壁悬崖上都能穿行,善跳跃,寻食时常从一树跳往另一树,远达5…… (2021-10-29 22:30)
异椰 点评: 赤腹松鼠多栖居在树上,借树枝的变杈处,利用小弼投上下搭架,围以树叶及细茅草攀物,从外表看形似鸟窝。亦…… (2021-10-29 22:24)
异椰 点评: 亲爱的用户:版主 已奖励您 11 绿豆;帖子地址:http://hongdou.gxnews.com…… (2021-10-29 21:44)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21:44 第8楼  
亲爱的用户:
版主 已奖励您 11 绿豆;
帖子地址: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thread-17718623.html
帖子标题:【赤腹松鼠】松鼠多情觅旧庐,勾漏粤语倾乡情(仿古诗/图片) 如有疑问请到“站务办公室”投诉,或者向管理员投诉!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22:24 第9楼  
赤腹松鼠多栖居在树上,借树枝的变杈处,利用小弼投上下搭架,围以树叶及细茅草攀物,从外表看形似鸟窝。亦有利用树干腐洞和啄木扁之类的洞穴改建为鼠窝的。  在山崖石糙和山区农村屋檐下也有它的窝巢,也有在松树或其他种乔木树枝上筑巢的。有时还能利用鸟类弃巢加以改造,或利用近山区居民点住房的屋檐上及天花板里作巢。

赤腹松鼠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包括中国、缅甸、印度阿萨姆、不丹、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马来西亚。中国以内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台湾、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地。


该物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0-29 22:30 第10楼  
喜群居,多半在树上活动,  善于高攀,在峭壁悬崖上都能穿行,善跳跃,寻食时常从一树跳往另一树,远达5—6米,故有“飞鼠”或“镖鼠”之称。

松鼠演化上树早,到猫科动物演化上树,已经无法对付它了。

果子狸也是猫科动物,哦,只能吃斋啦。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03 17:19 第11楼  
《悬崖》

颈后的回望,寂寥,
邂逅的无由,广阔得象尘埃,
异路相逢,如毛血管般弯曲。

谁星光闪烁,谁星星思念?
当误会的鸟鸣,四处荡起,
然后收到天空高耸的信。

蝴蝶一生都替我坠落,
终于结束留着未完的演绎,
来世的蚯蚓在哭泣里跳跃。

天空总在抛弃,我的独自奔跑,
心震总是来去匆匆,莫名其妙,
雨将天空的情事埋葬土里。

十月的芥菜心开花中毒,
军号声里的遗忘,荒芜得像个悬崖,
寂静了,还带有那么多的寓意。

鸬鹚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4332 黄豆:211
经验:27859
主帖:707回帖:26604
注册时间:2009-02-20
来自:广西来宾市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03 23:15 第12楼  
最近评论 异椰 点评: 《昆虫记》读书笔记一:  作者法布尔一生致力于对昆虫研究的结晶——《昆虫记》,拟人化、详细、细腻的描…… (2021-11-06 06:11)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04 04:21 第13楼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通常篇幅短小,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一种文体。

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要整体把握内容和风格,提炼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发表见解。


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随笔之“随”字,正是突出了其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的特点。


记叙性随笔。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断或作者的偶然经历,基本内容是叙事写人。随笔的主旨是写情见性,它的抒写往往融入作者的主观感受,有时直截了当说出,有时是隐藏在文字背后;它描写的往往是人人类似经历的平凡小事,但经过你仔细体味后,会使你察觉世俗风情、感悟人生道理。


但随笔的重点还是个“感”字,作者要有感而发,哪怕是一点思考、一点感受、一点闪光的意念都可带到文章中去,不摆做文章的架子,保持一种随意漫谈的风格。


说明性随笔

写人和自然的随笔,着笔于形态各异的自然景观,表达爱大自然的情趣,着力生态意识。因此,它看重的是事物中的意趣,带有鉴赏的性质,有时则借物抒怀,另有寄托。

模山范水,往往以片断的文字,把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准确形象地描绘出来。

练习这类随笔,要以精细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事物特色的生命,笔调轻灵,不刻意为文。正如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04 04:42 第14楼  
作者要着力描写一个事件,不用太多的去发议论,做点评,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文章的结尾有个简单的点题就可以了。读者通过读作者叙述的这件事,就能受到触动,明白一些道理,道理喻于故事之中。

很简单,只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把身边真实的世界移到自己的笔下,移到自己的手指间,不必过分强调逻缉,不必十分讲究文采,而是你自然感受的流淌,心灵的私语,智慧的沉淀.讲很多精彩的故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从口头的变成书面文字,就是很好的随笔。


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


最近评论 异椰 点评: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 (2021-11-24 05:51)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06 06:11 第15楼  
《昆虫记》读书笔记一:


  作者法布尔一生致力于对昆虫研究的结晶——《昆虫记》,拟人化、详细、细腻的描写昆虫的日常生活习性以及特征。以独特的笔风为不同的昆虫留下真实的写照。


  摘抄优美句段:


  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腿上有着粉红色的环,背上镶着深红的花纹,有时候在胸的左边或右边还有一条淡绿色的带子,这身打扮虽然不像条纹蛛那么富丽,但是由于它的肚子不那么松驰,花纹又细致,色彩鲜艳又搭配协调,所以,看起来倒反而比条纹蛛的衣服

评析优美句段:


  作者在蟹蛛外表的颜色上描写的极为细致,身上的花纹描写的也很生动,拟人和比喻用的都恰到好处。


  仿写优美句段:


  它们中间有些特别漂亮:脖子上有着一圈洁白无瑕的绒毛,背上铺着没有一丝杂色的毛发。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14 21:44 第16楼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这渡船一次连人带马,约可以载二十位搭客过河,人数多时则反复来去。渡船头竖了一枝小小竹竿,挂着一个可以活动的铁环,溪岸两端水槽牵了一段废缆,有人过渡时,把铁环挂在废缆上,船上人就引手攀缘那条缆索,慢慢的牵船过对岸去。船将拢岸了,管理这渡船的,一面口中嚷着“慢点慢点”,自己霍的跃上了岸,拉着铁环,于是人货牛马全上了岸,翻过小山不见了。渡头为公家所有,故过渡人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 管渡船的必为一一拾起, 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

但不成,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茶叶和草烟,将茶峒出产的上等草烟,一扎一扎挂在自己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这东西必慷慨奉赠。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14 21:58 第17楼  


岛上景致最美的另一处,就是靠近岛上的东山山顶的灯塔。

灯塔耸立的断崖下,不断地传来伊良湖海峡的海潮声。起风的日子里,这连接着伊势海和太平洋的狭窄的海峡,翻卷起无数的旋涡。与这海峡相隔,靠近渥美半岛的一端,在多石而荒凉的岸边,耸立着一座伊在湖海岬的无人小灯塔。

在歌岛的灯塔上,东南可以望及太平洋的一角。刮西风的拂晓时分,在东北隔渥美湾的群山远方,有时还可望及富士山。

从名古屋和四日市出入港的轮船,擦过星散在湾内至外海上的无数的渔船,经由伊良湖海峡时,灯塔看守从望远镜中窥视,很快就念出了船的名字。

在望远镜的视野里,摄入了三井航线的1900吨货轮十胜号。货轮上的两个身穿工作服的船员一边踏步一边在闲谈。

过了片刻,又一艘英国的塔里斯曼号轮入港。可以清楚地看见上甲板上的一个船员正在投套圈的小小的影子。

值班小屋里,灯塔看守坐在办公桌前,将船名、信号、符号、通过时间和方向,都一一记在船舶往来报表上,并将它拟成电文进行联络。多亏这种联络,港口上的货主才能及早做好准备。

一到下午,落日被东山所遮挡,灯塔周围变得阴暗起来。老鹰在明亮的海的上空翱翔。它仿佛欲与天公比试,轮流扇动着双翅,刚要俯冲,却又突然畏缩在空中,飞翔而去。

榜黑时分,一个年轻的渔夫拎着一层大比目鱼,从村里急匆匆地只顾攀登通向灯塔的山路。这个年轻人方才几岁,前年从新制中学毕业。他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惟有脸上的稚气同他的年龄是相称的。他的黑得发亮的肌肤,一个具有这个岛的岛民特点的端庄鼻子,搭配着两片裂莹的嘴唇,再加上闪动的两只又黑又大的眼睛,这是以海为工作场所的人从海所获得的恩赐,而决不是属于智慧的澄明的象征。因为他在学校的成绩非常之差。

他依然穿着今天一整天都裹在身上的捕鱼工作服,即已故父亲遗留下来的裤子和粗布工作服。

这年轻人穿过静谧的小学校园,踏上水车旁的坡路,拾级而上,来到了八代神社的后面。可以清晰地看见神社的庭院里在薄暮笼罩下的桃花。从这里再攀登,不足十分钟就可到达灯塔了。

这山路实是崎岖不平,即使白天,走不惯这条路的人也难免会绊倒。可是,这年轻人就是闭上眼睛,他的脚也能膛着松树树根和岩石前进。纵令像现在这样一边沉思一边行走,也不会绊跤。

方才还在夕阳残照的时候,载着这年轻人的太平号运回了歌岛港。每天,年轻人和船主以及一名伙伴都一起驾驭这座小汽船出海打鱼。回港后,年轻人就把捕获的鱼移到合作社的船上,然后把船靠在海边,拎起比目鱼准备到灯塔长家去。这时,他想先回家一趟,于是沿着海岸走了起来。这仿黑时分,还有许多渔船靠岸,一阵阵吆喝声,使海滨沸腾起来。

一个陌生的少女站在沙滩上,靠在一个名叫“算盘”的坚固的木框边小憩。当起重机把船拖上来的时候,这木框就做垫船底用,是依次往上挪动的工具。少女操作完毕,像是在那里喘气歇息的样子。

少女额上渗出汗珠,脸颊红彤彤。寒冷的西风十分强劲,她因干活而发热的脸袒露在劲风之中,秀发飘逸,像是十分快活的样子。她身穿棉坎肩和扎腿劳动裤,手戴肮脏的粗白线劳动手套。健康的肤色与其他的妇女别无二致,但她眉清目秀。她的眼睛直勾勾地凝望着西边海面的上空。那里黑压压的积云中,沉入了夕照的一点红。

年轻人未曾见过这张面孔。按理说,他在双岛上没有不认识的人啊。要是外来人,他一眼就能辨认出来的。可少女的装扮又不像是外来人。只是,她独自一人面对大海看得入神的样子,与岛上的快活的妇女通然不同。

年轻人特意打少女面前走过,在少女的正面停下了脚步,认真地望着少女,就像孩子望着陌生人一样。少女微微皱了皱眉头,眼睛依然直勾勾地凝望着远方的海面,连看也不看年轻人一眼。

寡言的年轻人实地调查完毕,旋即快步离开那里。这时候,他只是模模糊糊地沉捆在一种好奇心的幸福感中,这种失礼的实地调查在他脸上反映出来的羞怯,直到后来,也就是直到他开始登上通往灯塔的山路时,才渐渐地消去。

年轻人透过一排排松树的间隙,鸟瞰眼下的汹涌澎湃的大海。月亮露脸前的大海,漆黑一片。

转过“女人坡”--传说这里会迎面碰见魁伟的女妖--就可以望见灯塔的明亮的窗户。那亮光刺痛了年轻人的眼睛。因为村里的发电机发生故障已久,村里只看见昏暗的煤油灯的灯光。

年轻人为了感谢灯塔长的恩情,经常这样把鱼送到灯塔塔长那里。临近新制中学毕业,年轻人考试落第,眼看就要延长一年才能毕业,他的母亲对灯塔长太太——他的母亲平时常到灯塔附近来检引火的松叶,同灯塔长太太有一定交往--诉苦说:儿子延期毕业的话,家中生活难以继传。太太转告了灯塔长,灯塔长去见了他的挚友--校长。这样,年轻人才免于留级,准予他毕业了。

从学校出来,年轻人就出海捕鱼。他经常把捕获的鱼送到灯塔,还不时地替灯塔长夫妻采购,博得了他们的欢心和喜爱。

登上灯塔的钢筋水泥台阶这边,紧靠着一小块旱田,便是灯塔长的官邸。厨房的玻璃门上,摇曳着太太的影子。她像是正在准备晚餐。年轻人在外面扬声招呼。太太把门打开,说:

“哟,是新治。”

太太接过年轻人默默地递过来的比目鱼,高声地说:

“孩子他爹,久保送鱼来了。”

从屋里首传来了灯塔长的朴实的应声:

“你总是送东西来,太感谢了。请进来吧,新治。”

年轻人站在厨房门口,显得有点腼腆。比目自己经躺在一只白搪瓷大盘里,从微微喘息的鱼鳃里流出来的血,渗入又白又滑的鱼身。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15 02:41 第18楼  
黄昏的景色在镜后移动着。也就是说,镜面映现的虚像与镜后的实物好像电影里的叠影一样在晃动。出场人物和背景没有任何联系。而且人物是一种透明的幻像,景物则是在夜霭中的朦胧暗流,两者消融在一起,描绘出一个超脱人世的象征的世界。特别是当山野里的灯火映照在姑娘的脸上时,那种无法形容的美,使岛村的心都几乎为之颤动。


  在遥远的山巅上空,还淡淡地残留着晚霞的余晖。透过车窗玻璃看见的景物轮廓,退到远方,却没有消逝,但已经黯然失色了。尽管火车继续往前奔驰,在他看来,山野那平凡的姿态越是显得更加平凡了。由于什么东西都不十分惹他注目,他内心反而好像隐隐地存在着一股巨大的感情激流。这自然是由于镜中浮现出姑娘的脸的缘故。只有身影映在窗玻璃上的部分,遮住了窗外的暮景,然而,景色却在姑娘的轮廓周围不断地移动,使人觉得姑娘的脸也像是透明的。是不是真的透明呢?这是一种错觉。因为从姑娘面影后面不停地掠过的暮景,仿佛是从她脸的前面流过。定睛一看,却又扑朔迷离。车厢里也不太明亮。窗玻璃上的映像不像真的镜子那样清晰了。反光没有了。这使岛村看入了神,他渐渐地忘却了镜子的存在,只觉得姑娘好像漂浮在流逝的暮景之中。


  这当儿,姑娘的脸上闪现着灯光。镜中映像的清晰度并没有减弱窗外的灯火。灯火也没有把映像抹去。灯火就这样从她的脸上闪过,但并没有把她的脸照亮。这是一束从远方投来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围。她的眼睛同灯火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叶子自然没留意别人这样观察她。她的心全用在病人身上,就是把脸转向岛村那边,她也不会看见自己映在窗玻璃上的身影,更不会去注意那个眺望着窗外的男人。


  岛村长时间地偷看叶子,却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对她有什么不礼貌,他大概是被镜中暮景那种虚幻的力量吸引住了。也许岛村在看到她呼唤站长时表现出有点过分严肃,从那时候起就对她产生了一种不寻常的兴趣。


  火车通过信号所时,窗外已经黑沉沉的了。在窗玻璃上流动的景色一消失,镜子也就完全失去了吸引力,尽管叶子那张美丽的脸依然映在窗上,而且表情还是那么温柔,但岛村在她身上却发现她对别人似乎特别冷漠,他也就不想去揩拭那面变得模糊不清的镜子了。


  约莫过了半小时,没想到叶子他们也和岛村在同一个车站下了车,这使他觉得好像还会发生什么同自己有关的事似的,所以他把头转了过去。从站台上迎面扑来一阵寒气,他立即对自己在火车上那种非礼行为感到羞愧,就头也不回地从火车头前面走了过去。


  男人攥住叶子的肩膀,正要越过路轨的时候,站务员从对面扬手加以制止。女子陡地抬起头来。她那贴在岛村掌心上的眼睑和颧骨上飞起的红潮透过了浓浓的白粉。这固然令人想到雪国之夜的寒峭,但是她那浓密的黑发却给人带来一股暖流。


  她脸上泛起了一丝迷人的浅笑。也许这时她想起“那时候”了么?好像岛村的话逐渐把她的身体浸染红了。女子懊恼地低下头,和服后领敞开,可以望到脊背也变得红殷殷的,宛如袒露着水灵灵的裸体。也许是发色的衬托,更使人有这种感觉吧。额发不太细密,发丝有男人头发粗,没有一根茸发,像黑色金属矿一样乌亮发光。


  岛村头一次触到这么冰凉的头发,不觉吃了一惊。他觉得也许这不是由于天气寒冷,而是这类头发本身就是这样的缘故,所以也就不由得定睛细细打量一番。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24 05:51 第19楼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


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
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严密的结构。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随笔之“随”字,
正是突出了其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的特点。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
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异椰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49812 黄豆:878
经验:30874
主帖:1284回帖:27407
注册时间:2016-07-08
来自:粤深圳大鹏城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1-11-26 06:54 第20楼  
改好玩的梧州童谣:

氹氹转,碌柚园,梧州屁,打番船,

我唔信,信猫仔,猫仔大,捉去卖,

几蚊钱,三钱半。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