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三江口记-PP (您是本帖第620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63)
|
头衔:注册会员
:64332 | :211 |
经验:27859 |
主帖:707 | 回帖:26604 |
注册时间:2009-02-20 |
来自:广西来宾市 |
|
农历的八月十八,三江口新区工、管委正式挂牌成立,也标志着新区在开放开发、加速提质的发展道路上揭开了崭新一页,在这个多事之秋,疫情未稳,整个大环境正在进行着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大战,这可能是人类历史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涵盖经济、科技、能源、农业、贸易、文化的大战,激烈的程度以及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是我所不能表述的,在这个时候挂牌成立三江口新区,也需要决策者极大的勇气与信心,希望就着我们来宾的区域优势,三江口地区岸线资源、港口资源、土地资源的高度匹配优势,也借着当下沿海以及老工业区大量企业转移转战的契机,把三江口新区如规划一般,做大做强,让这块古老的土地,又一次的发光发热,给我们来宾带来一个更美好的明天;也希望人类社会和平共荣、让战争远离我们的生活,愿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自古以来,两江汇合之处,人们往往都以三江口称之,在我国范围内,以三江口来命名的地名也比比皆是,两江交汇之处,舟来客往、人口汇集、易于形成自然集市城池,自然的也变成了军事要塞之地,比如我们来宾最初始的严州城,也是地处古雷水(也就是现在的清水河)与红水河交汇之处,又比如郁江与黔江交汇处的桂平,再到下游广西旧时大名鼎鼎的梧州也都是如此。

这是象州石龙方向拍下的三江口
我们来宾的三江口,旧时也曾经是铜锣州古城的所在地(武宣金鸡鱼步村西南面三江口临江处地台面),1984年,曾经有鱼步村钱姓村民在此处挖到25公斤重的唐宋多种钱币,只是铜锣州具体是什么年代所建,有待考证。这里曾经是古百越民族的一个重要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是连接云贵水路的一个重要口岸,也是旧时南越王赵佗时期汉文字与中原农工技术向百越开始传播的一个中枢点,是多民族交汇融合的一个代表地,是古牂牁文化、百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的融合发展点,三江口区域历史文化悠远而厚积,旧时的武宣部分区域、象州的部分区域(特别是象州部分)、老来宾的部分区域都在这一片范围之内。

这是武宣鱼步村江边拍下的三江口,柳江这边是黄水,红水河那边却是清水哦。

这是从兴宾区衣滩村码头处拍下的三江口相片,鱼步村的回面山在衣滩村这边,村民都称之为乌龟山,衣滩村往下红水河两岸的上都叫铜鼓山
象州与石龙,一直都是相依相连的存在,都因三江口的地域优势相生共荣,这里也是自唐初以来,是朝廷高官重臣的流放之地,薛仁贵就不必说了,基本上象州人都知道的,比如唐宗室的、与唐太宗一同打天下大杀四方、战功赫赫的江夏王李宗道,因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有宿怨而被流使象州。而留在象州摩崖碑刻最多的,可能就是有名的宋代奸臣孙觌了,他曾以代钦宗写降书给金国而闻名,后被查盗用军钱而流放象州羁管,在象州留下了许多的诗词,当时很多的书院、庙宇以及岩刻都留有他的诗词,不过奸臣命好,高寿89岁而终。公元657年,官拜当朝宰相的柳奭也因为武则天上位为皇后之后被诬陷谋反一贬再贬而到象州,就是到了象州之后都高宗还是不放心, 唐高宗遣御史前往象州将柳奭押解回京,并命当地州县抄没其家产,随即又命将其就地处死。柳奭死后,近支亲属全部被发配岭南为奴婢。一直到唐中宗之后,才得平反恢复爵位。
3
[此帖于 2021-10-02 06:05 被 鸬鹚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