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桂边三支队广西档案馆的相片是我的父亲】异椰
父亲可以错生儿子,儿子不可错认父亲
因父亲从不对晚辈言说其过往,因其觉得即不辉煌也不堕落。
酒慷肉足的生活,持续了几十年,混混所以然。多时也忘了祖宗是谁?自己姓什么?
诺贝尔获得者言:
“世俗社会在名誉、地位、财富满足后,最终指向心灵依托的完善”。正如所言,三年前上红豆,想追寻父辈的踪迹,
大约八、九岁时,俯床看《海南岛战役》回忆录,随口说他们太英勇了,父亲走过应答“嗯,嗯”,好象父亲打过这一仗一样,后来翻箱倒柜,首见《海南岛战役纪念章》,
背后写“赠予全体参战人员”,坐实确有其事,但父亲从不说。。。
母亲说:“你父亲五几年从朝鲜回国,驻扎在我们的村边。”后来翻箱底,见过《抗美援朝纪念章》。坐实确有其事,但父亲从不说。。。
祖婆言:“快解放那年,村里人回来说,文发侄在防城‘当差’。”从而证实父亲参加粤桂边三支队,但父亲从不说。。。
近些年,想找找物证,哪怕别人的回忆录,提点一下名字,对后代而言,也是无比荣光。更奢望有战斗的相片,抗美援朝战史、回忆录、相片看了不少,百万军中找一人,海中取栗,希望连着失望。
海南岛战役再熟悉不过了,近些年也,战史、回忆录、相片看了不少,相片上的人像威武得可上人民币图案。十万渡海大军中取获一人的相片难啊,父亲那身架骨,也有损三军,希望连着失望。
从未奢想世间有相片,何来失算进而失望,
近期才浏览,粤桂边纵队有八个支队,两万五千人马,你说能有父亲的相片吗?
父亲在粤桂边纵队三支队,有三千五百人枪,你说能有父亲的相片吗?
父亲说过:“天天木薯、地瓜,能有米饭吃就不错了”,意思是相片这种奢侈品别指望了。
的确如此,目前粤桂边纵队三支队存世的相片,唯独仅存《粤桂边三支队宣言》
及《欢庆大会宣传队演出》两张。一年前写贴文,反复下载使用了,并不在意《欢庆大会宣传队演出》相片,因为不是战斗的场景片。而父亲战友的回忆录,也不见,提点父亲的名字,想必父亲不在关键的战斗岗位?
那父亲到底在哪个战斗位置呢?
久远的记忆里,那时住琼崖海口反帝路,28号侨商大宅,三楼后楼的房子,木门后挂一把木琴,筒前口蒙以蟒皮或蛇皮。‘斗私批修’过后挂出来,小时候手弹过声音“叮、叮”,很‘疼手’。琴弦象动物的蹄筋,但父亲说是马尾鬃的弦绳。琴弦夹个‘穿山甲鳞片’的弹扣。后来不见了,估计送人了,
奇怪的是从未见父亲弹过这琴。。。
一直以为是‘马头琴’或‘板琴’,刚刚在网上查遍中外琴型都对不上。估计是越南的,又开始查,一直查到‘天琴’是上色的也不象,后来看到这原色的‘天琴’才敢确认。到读高二,家里还有十分多旧歌谱。
父亲高兴时,神采飞扬,左脚垫地,翘右脚癫,右脚垫地,翘脚脚癫,轮番癫。一直不明白,这是什么舞姿,猜想一种可能是十万大山瑶族舞,一种可能是在朝鲜学的苏联‘水手舞’,再一种可能是五指山的苗族舞。
原以为父亲是文艺爱好者,也思量过是文艺工作者,但父亲从不说。。。
父亲的样貌从未忘记,无需想起,
《欢庆大会宣传队演出》相片左男孩,第一眼见时,思量部队缺人,村民的小孩也上舞台。穿象神父一样的白大褂,四个‘娘妈’男扮女装,也不清楚在表演什么节目?‘相片男孩’目测十四、五,而父亲已十六、七岁了,父亲1932年,属猴,对不上号。当然父亲十六、七岁的样子,确也没人见过。。。
‘相片男孩’如果眼睛下望,那就没有以后的故事了,
扁扁,初见大场面,怯生生,羞涩涩,非得望镜头,紧张得嘴巴合不拢。脸峽过于消瘦,以致嘴巴突出,这点不合父亲,身体语言,骨骼轮廓、气质都吻合。嘴巴突不太象父亲,但确十分象我弟弟小时候。但家乡相似的人也可能有百千个?
这三年,找遍千山万水都不曾见,相片的父亲就在眼前,敢相信吗?
粤桂边三支队《欢庆大会宣传队演出》唯一的一个正脸照,是父亲有那么巧合吗?
父亲干革命的代号是‘水哥’
--【水哥的生涯】--
碧血长英棉红簇,水哥胡琴湴腿舞。
涠洲夺船擒杆速,征战琼崖跤龙渡。
橡林固疆驱熊辱,戟矛朝鲜鬼魅虎。
联络南洋侨批属,特区炮响也目睹。
烟灰弹指残阳逐,万山红遍晚亭宿。
从不言放弃,从不敢奢望,
清明前,豆友写的诗言‘二胡’,我更正‘胡琴’后来网查不象‘胡琴’,突然来了灵感。如果父亲是粤桂边三支队宣传队的,已咨询过他人,也就两、三个班,三十号人,撞脸机律不大。
清明拜山时,给‘家姐’看相片问:“你认识这人吗?”‘家姐’好奇说:“你在哪里弄到父亲的相片啊?”,
我问:“你如何肯定是父亲呢?”
‘家姐’:“那时的父亲,我们没见过,你看,象足你弟弟小时候,不要怀疑了,弟弟跟父亲长得是一个模板的。”
叔父见过那时的父亲,
父亲现在相片给他认,叔父说:“是你的父亲。”证明叔父神智还正常。再给这张有难度相片认,叔父说:“象是你的父亲。”象有什么用,到底是不是?叔父手拿放大镜说:“我还有几年命,还能记得那么清楚吗?
‘家姐’做出最后裁决,
如果有人跟我们争夺相片上的父亲,我出钱打官司,做司法鉴定,公安部有脸谱鉴定软件。
我说实在没把握,这相片上的父亲做一做备胎?家姐说,红色共和国没有替代品,故乡、母亲、父亲不可能有备胎。试问,谁父亲的相片能被广西档案馆收藏?荣誉不能用钱买,马云钱够多,广西档案馆愿收藏他的相片吗?
父亲年长叔父十二岁,
叔父说:“祖父四十几岁,一病呜呼,祖母去钦州龙门做‘保姆’,你父亲没人看管了,
十几岁跟陈生他们在一起,之前两年已经上山了,后来又潜伏回村,做‘地下交通’,快解放了,有召集令集结力量,统统上山,你父亲这一走就在也没回家乡了。”
小时候,见父亲喜欢穿一种黄灰白‘军垦装’,也深知自己是‘军垦仔’,父亲57年转军垦海南养牧场,养奶牛,苏联专家建议中国南方植橡胶,父亲59年转去‘加钗农垦’种植橡胶,用橡胶还苏联的外债。
父亲的一生,参与建立新中国,跨海征战琼崖,首战抗美援朝,首批种植橡胶,涉足80年的深圳特区创建,父亲的人生不过如此。。。
父亲是红色共和国的亲历者,共和国前进,他打激鼓,共和国怒号,他当炮架,
我们并非没有英雄,也从来不缺英雄,唯独缺对英雄的认可!
父亲不是英雄,但他从来都是给英雄提刀。。。
我们沉溺于盛世享乐,易被轻歌曼舞所误,古人言:“生于安乐,死于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