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原创] 让人既温暖又伤心的告别 (您是本帖第3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
头衔:注册会员
:1053 | :3 |
| 经验:394 |
| 主帖:187 | 回帖:194 |
| 注册时间:2015-09-15 |
来自: |
|
近日,贵州贵阳一家水饺店里发生的故事,在温暖了无数人心房的同时,也带来了些许心酸:一位六七十岁的常客叔叔,在结账时对老板小梅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如果我以后不来了,不是因为你的饺子不好吃,是因为我不在了。”这句平静的告别,瞬间击中了小梅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她在厨房里忍不住落泪。此后,叔叔又来吃过一次,但至今已有一个多月未再出现。小梅每天都下意识地望向门口,期盼着那个熟悉的身影能再次出现。
这个故事没有特别的情节,也没有故意煽情,却让广大网友为之泪目。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习惯了“下次再来”、“回头见”这类轻快的告别,因为每一次分别都预示着下一次的重逢。但这位叔叔的话,却像一重锤,打破了这种日常幻觉。他没有渲染悲伤,只是平静地陈述一个无法回避的终极事实。他份坦然,是对生命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店家一份善意的体谅——“别因为我的消失而怀疑自己”。这种“为你着想”的善意,让告别的份量变得无比沉重、珍贵。
老板与顾客,似乎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关系。但在故事里,小梅记得这位叔叔是常客,叔叔也把水饺店当成了一个可以安放身心的“据点”。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水饺,不仅仅是果腹的食物,更是日复一日的陪伴和慰藉,这是一种在寻常烟火气中建立起来的默契与信赖。小梅的眼泪,不仅为一位可能逝去的顾客而流,更是为这份纯粹而温暖的人间真情而流,这是一种早已超越交易关系的“人情味”。
叔叔已经一个多月没来了,小梅的每一次张望,都寄托着一份牵挂;而每一个读到这个故事的人,心也跟着她一起期盼。希望叔叔只是搬走了,或是去远方探亲了,期待着事情的“反转”,渴望看到“好人有好报”的圆满结局。这份牵挂,让所有人感到既温暖又伤心。
那位不知名的叔叔,用他最后的话语,给我们上了一堂关于生命与告别的课;而老板小梅,用她的眼泪和等待,回应了这份沉甸甸的托付。期盼在贵阳的某个街角,那位叔叔能再次推开那家水饺店的门,笑着说:“老板,我来啦。”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