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来宾论坛 → 别让微短剧给自己“下药”
本版版主:潇潇黔江雨 | 苹果苹果苹果 | 看晨曦 | 伤心离开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别让微短剧给自己“下药” (您是本帖第6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羊角锤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53 黄豆:3
经验:394
主帖:187回帖:194
注册时间:2015-09-15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11-17 16:51 第1楼  
|帮助|
    近日,在杭州微短剧大会上,有制片人戏称“过去一年有5000多名总裁被轮流下药,3000多女主精准走错酒店房间,2000多千金上演团圆戏码,剧中的巴掌戏加起来可绕地球好几圈……”,他这话,折射出了微短剧行业“复制粘贴”的荒诞一幕。

    在微短剧制作中,“下药”俨然成为桥段之王。无论是配角搞事、 总裁恋爱,还是三分钟高潮戏,统统靠“下药”解决,失忆总裁认错恩人、女主带娃认父、恶毒女配下药绑架等桥段频频出现简直是标准化的“套路流水线”。角色设定总裁必是“眼瞎心盲的百亿富豪”,女主永远是“受气灰姑娘”,反派则沦为下药工具人。经济设定脱离现实,“千亿身家”“千万消费”张口就来。这类内容,虽能短期刺激多巴胺,却难掩空洞的本质,被喻为向观众“下药”。

    然而,观众为何心甘情愿被微短剧“下药”?

    首先,微短剧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下,微短剧“三秒高潮”的强冲突设计,恰好提供了唾手可得的廉价快感。它如同精神上的“速食面”,无需咀嚼思考,就能瞬间填满情绪的饥饿感,让人暂时逃离现实的复杂与沉重。

    其次,微短剧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出口。许多观众坦言“明知微短剧降智却停不下来”,原因是强烈的情感代偿需求。当现实中的委屈、无力无处安放时,剧中主角“手撕恶毒女配”“霸总为我撑腰”的逆天改命,让观众在虚拟世界里完成了一场场酣畅淋漓的复仇与逆袭,获得了短暂的心理平衡。

    再次,微短剧提供了微妙的优越感。微短剧情节简单粗暴,剧中的总裁往往“眼瞎心盲”,反派极度“降智”,让部分观众获得一种“我比他们聪明”的微妙优越感,心理上得到慰藉。

    可见,微短剧是“精神麻醉剂”,它用高强度的刺激麻痹了人们的思考能力,却从未真正解决人们内心的焦虑。长期沉浸其中,只会让人对复杂叙事和深度内容的耐心越来越低。正如网友所言:“看微短剧就像吃工业糖精,五分钟爽完只剩齁嗓子。”

    当“爽就完了”成为主流心态,我们正在用宝贵的思考力,去交换转瞬即逝的多巴胺(我们被微短剧“下药”了),必须放下这碗“工业糖精”,去品尝真正有营养的文化大餐。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