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以担当精神扛起时代使命 (您是本帖第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
头衔:注册会员
:403 | :0 |
| 经验:223 |
| 主帖:100 | 回帖:101 |
| 注册时间:2020-10-27 |
来自: |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共产党人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的初心使命。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前进道路上,“拦路虎”不少,“硬骨头”更多。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是畏缩不前、患得患失,还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检验着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和精神状态。唯有以“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担当,以“舍我其谁”的魄力,方能闯关破障、克难制胜,真正履行好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职责。
担当精神,首在“知重负重”。这份“重”,是发展的重任、人民的期待、历史的嘱托。回首百年,从革命战争年代的血火洗礼,到建设时期的艰苦探索,从改革开放的革故鼎新,到新时代的砥砺前行,正是一代代先行者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扛起了时代的重担,才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今天,改革的“深水区”要蹚,发展的“瓶颈”要破,创新的“壁垒”要冲,无一不需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要清醒认识到,担当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奉献,甚至意味着牺牲。必须破除“太平官”思想,摒弃“佛系”心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危机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担当精神,贵在“善作善成”。担当不是匹夫之勇,更不是盲目蛮干,它既需要“宽肩膀”,也需要“铁肩膀”;既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要提升担当之“能”,加强学习思考,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国情、省情、市情、县情,使决策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群众意愿,做到“谋定而后动”。要讲究担当之“法”,坚持系统思维,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找准发力点,做到“举一纲而万目张”。要务求担当之“效”,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追求实实在在的投入、实实在在的增长、实实在在的效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茬接着一茬干,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精神,最终要落到“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我们的一切担当,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进人民福祉。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敢于接“最烫手的山芋”,善于钻“矛盾窝”,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实事。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去,到群众意见多、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在为民排忧解难中诠释担当的真谛。真正的担当,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伟大的事业呼唤更大的担当,崇高的使命需要更实的作为。让我们焕发“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激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创造力,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劲,在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机遇面前不懈怠,用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篇章,共同扛起民族复兴的千钧重担!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