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精神之炬照亮奋进征程 (您是本帖第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29 | :0 |
经验:6 |
主帖:3 | 回帖:3 |
注册时间:2025-09-23 |
来自: |
|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精神谱系熠熠生辉。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而言,“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之志、“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必胜信心,不仅是刻在党史里的精神坐标,更是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而“追寻信仰之光,以忠诚点燃青春方向”“追寻不屈之光,以奋斗扛起时代重任”“追寻团结之光,以实干践行为民初心”,正是这三种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落点,唯有将其融入血脉、付诸行动,才能在新征程上扛起使命、彰显担当。
汲取“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要以“追寻信仰之光,以忠诚点燃青春方向”铸魂。从革命年代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信仰宣言,到改革时期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的忠诚坚守,斗争的底气始终源于信仰的坚定。如今面对乡村振兴的硬任务、基层治理的新难题,党员干部若没有信仰支撑,便会在“躺平”中迷失方向。唯有以忠诚为舵,主动到矛盾一线化解征地拆迁“拦路虎”、攻克民生保障“硬骨头”,才能让青春方向与党的事业同频,让斗争精神在信仰之光中更具力量。
传承“洒向千峰秋叶丹”的报国之志,要以“追寻不屈之光,以奋斗扛起时代重任”赋能。报国从不是空谈,而是在不屈中奋斗的实干。黄文秀迎着风雨扎根大山,用生命诠释脱贫攻坚的不屈;“90后”航天人日夜攻关,以奋斗突破“卡脖子”技术壁垒。新时代的报国之路,布满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的挑战,党员干部唯有摒弃畏难情绪,以“逢山开路”的不屈闯劲、“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奋斗韧劲,把时代重任扛在肩上,才能让报国之志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激发“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必胜信心,要以“追寻团结之光,以实干践行为民初心”聚力。从“两弹一星”的众志成城,到疫情防控的同舟共济,信心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底气,而是团结实干的结晶。面对百年变局,党员干部若脱离群众、单打独斗,便难成大事。唯有凝聚团结之力,把田间地头当“办公室”、群众诉求当“任务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解决民忧,让“众人拾柴”的暖意化作为民初心的实践,才能在攻坚克难中坚定必胜信念,汇聚起复兴征程的磅礴力量。
精神如炬,照亮前路;初心如磐,方得始终。新时代党员干部唯有以信仰铸魂、以奋斗赋能、以团结聚力,才能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