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原创] 环江2025年“盛世华章 师韵飞扬”教职工文艺比赛圆满落幕 (您是本帖第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
头衔:注册会员
:1733 | :0 |
| 经验:490 |
| 主帖:240 | 回帖:250 |
| 注册时间:2023-07-31 |
来自: |
|
52校教师展艺韵 文化育人启新程
环江2025年“盛世华章 师韵飞扬”教职工文艺比赛圆满落幕
金秋送爽,艺满环江。10月18日至19日晚,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广体旅局灯光球场华灯璀璨如星河,掌声潮涌似惊雷。由自治县教育局、教育工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 2025 年“盛世华章 师韵飞扬”全县教职工文艺比赛在此圆满落幕。52 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职工暂别三尺讲台,以嘹亮歌声传递教育热忱,以灵动舞姿演绎民族风情;县政协、县委宣传部、文广体旅局、总工会、教育工委全程指导,线上线下同步联动,既展现了新时代环江教育人的多元艺术风采,更以文化为纽带,为全县教育振兴与民族文化传承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统筹筑舞台 专业筹备保精彩
自9月比赛启动以来,赛事始终沐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悉心指导中。县政协副主席徐冰在开幕式致辞中明确指出:“这场比赛绝非单纯的文艺展演,而是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推进‘教育强县’战略的关键举措,要让艺术之美浸润教育初心。”
为保障赛事高质量推进,组委会迅速成立以县教育局局长蒙佳龙为组长的工作专班,下设综合组、竞赛组、宣传组三大专项小组,实现全流程精细化统筹:9月29日至10月10日,竞赛组组织专业力量完成所有节目审查,确保内容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宣传组特邀县融媒体中心与专业直播达人搭建“线上观赛通道”,让无法亲临现场的市民同步感受赛事热度;文广体旅局则全力保障场地服务,在灯光球场内清晰划分观众区、演员区、候场区,鲜艳的塑料椅整齐划一,营造出整洁有序、温馨热烈的观赛氛围,真正实现“专业赛事、全民共享”的办赛愿景。
声乐咏志:红色经典与乡土风情共鸣
10月18日晚,声乐专场率先拉开帷幕。14支乡镇组队伍与12支城区组队伍依次登台,8至40人的合唱阵容气势恢宏,红色经典曲目与地域特色旋律交相辉映,每一个音符都承载着教育人的情怀与担当。
乡镇组赛场乡土气息浓郁:驯乐中心小学以苗语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高亢旋律中满是对党的赤诚,最终以 48.04 分斩获一等奖;龙岩中心园原创曲目《毛南山乡幸福多》巧妙融入毛南族铜鼓韵律,用欢快节奏唱出毛南族整族脱贫后的幸福图景,以48.01分与驯乐中心小学并列一等奖。此外,水源中学《天耀中华》以激昂歌声展现豪迈气概,洛阳中心小学《初心回响,师恩绵长》以深情演唱传递对党的追随,均获观众阵阵喝彩。
城区组赛场同样精彩迭出:环江高中《我们终将得胜利》以磅礴气势再现革命征程,48.70分的高分摘得城区组桂冠;环江五小《向往》用细腻和声勾勒教育人对理想的追求,以 48.66 分获城区组一等奖;环江四中《日子越过越红火》、环江六小《毛南儿女心向党》、环江一幼《如愿》等节目则分别以坚定信念与温柔情感,展现城区教师的多元艺术表现力。
赛事公平性由专业评委保驾护航——由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唐代俊教授领衔的7人评委组现场亮分、精准点评,确保每一份成绩都经得起检验。比赛间隙,周萌博士即兴献唱《向天再借五百年》,高亢歌声瞬间点燃全场热情,观众欢呼声与掌声久久回荡在球场之上。
舞蹈抒情:民族元素与教育情怀交融
10月19日晚,舞蹈专场接续精彩。17支乡镇组队伍与 9支城区组队伍同台竞技,民族舞、现代舞轮番登场,毛南族“顶卡花”、非遗“花竹帽”、傩文化等本土元素成为舞台亮点,让民族文化在舞姿中焕发新生。
乡镇组比赛尽显民族风情:水源中心园《捏泥傩》以独特创意与精湛编排,将傩文化与师者匠心融入每一个动作,49.04 分的高分荣膺一等奖第一名;大才中心园《时光里的蹦蹦声》以灵动舞姿再现童年温情,48.9 分获一等奖第二名;东兴中心园《织梦壮乡情》则以绚丽服饰与优美舞步,勾勒壮乡锦绣画卷,48.69 分获一等奖第三名。此外,明伦中心园《水姑娘》、东兴中心小学《幸福的“顶卡花”》、水源中心小学《高铁穿月花帽情》等节目,也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赢得好评。
城区组比赛更添艺术深度:环江一中《傩韵灯情》以 49.13 分的优异成绩夺冠,舞者用精湛技艺呈现傩文化的神秘与厚重,仿佛将观众带入古老的文化长河;环江二幼《她在丛中笑》以纯真舞姿展现如花朵般的生机,48.99分获二等奖;环江五幼《顶卡花下俏竹嬉》则以“顶卡花”为灵感,让毛南族传统技艺在灵动舞步中绽放光彩。环江三小《红映毛南情》、环江三中《哎,来咧》等节目,也以独特风格诠释着教育人与民族文化的深厚联结。
反响热烈聚合力 文化育人谱新篇
两场赛事不仅吸引千余名市民现场观赛,线上直播累计观看量更突破10万人次,成为环江群众热议的文化盛事。网友们在评论区纷纷留言:“原来老师在讲台外这么有才华,既会教书育人,又能载歌载舞!”“毛南族的‘顶卡花’、铜鼓太有魅力了,看完更爱家乡的文化了!”字里行间满是对教师风采的赞叹,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这场文艺比赛,既是环江教育系统落实“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的重要载体,更是一次“以文化聚合力”的生动实践——县委宣传部统筹宣传方向、文广体旅局保障场地资源、融媒体中心拓宽传播渠道,各部门协同联动,让赛事成为展示环江教育与文化的“窗口”;而《毛南山乡幸福多》《织梦壮乡情》等优秀作品,更成为传递环江地域文化的 “鲜活名片”,让毛南族文化以更生动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
自治县教育局、教育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比赛为起点,进一步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改革:一方面优化赛事结构与方案,让更多教职工有机会展现艺术才华;另一方面推动“艺术进校园”活动常态化,将赛事中涌现的优秀民族文艺作品纳入校园美育课程,让毛南族铜鼓韵律、“顶卡花”编织技艺等走进课堂,引导教职工将赛事中的艺术感悟转化为教学动力,用文化自信涵养育人初心,为环江教育强县建设与民族文化振兴持续贡献力量。
(通讯员:韦树重 谭东茂 吴建魂 陶雪梅)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