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原创] 网格化治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您是本帖第2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
头衔:注册会员
:249 | :0 |
| 经验:166 |
| 主帖:83 | 回帖:83 |
| 注册时间:2021-11-25 |
来自: |
|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创新模式,其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日益凸显。从街道党工委的视角出发,这一模式通过强化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网格化治理不是简单的空间划分,而是通过党建这一“红色引擎”实现治理资源的整合与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治理”转变,从“碎片化”向“系统化”升级。这一模式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治理观的当代实践,通过党的领导实现治理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基层治理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根本保障。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核心在于构建“党领导一切”的治理体系。街道党工委作为基层治理的直接执行者,必须将党的领导贯穿网格化治理的全过程、各环节。这要求街道党组织在网格划分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的有机统一。网格化治理的网格不是行政分块的简单复制,而是以党组织为纽带,将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纳入治理网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在此过程中,街道党工委需发挥“统筹协调、凝聚合力”的功能,通过制度设计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转化为网格治理的实际效能,确保网格内各类主体在党的领导下协同运作,实现治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与治理效能的最优化提升。
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这一转型不仅体现在治理手段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更体现在治理理念的根本性变革。街道党工委需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网格化治理从“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升华,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理始终。这要求街道党组织在网格化治理中坚持“服务型”定位,通过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将治理过程转化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过程。同时,需通过制度创新构建长效机制,将网格化治理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制度规范,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模式。在此过程中,街道党工委需特别注重治理效能的可持续性,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治理重心向社区转移,最终实现基层治理从“管理”向“治理”、从“治理”向“善治”的质的飞跃,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