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咸汤面的故事 (您是本帖第10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2259 | :0 |
经验:1232 |
主帖:586 | 回帖:573 |
注册时间:2022-02-23 |
来自: |
|
清晨的铜川还笼罩在薄雾中,老街道转角的面馆已飘出阵阵香气。咸汤面的故事,要从这口传承百年的老汤说起。铜川人讲究汤为面魂,凌晨四点就开始熬制的老汤,用猪骨、鸡架与二十余味香料文火慢炖,汤色逐渐变得乳白醇厚,这是时间与火候共同酝酿的精华。面条选用本地小麦手工擀制,宽而劲道,吸饱汤汁却不失嚼劲。最特别的当属那勺灵魂咸汤——并非简单的盐卤,而是将花椒、八角等香料炒制后与秘制酱料融合的复合滋味。当滚烫的老汤浇在面上,撒上韭菜、豆腐丁和油泼辣子,一碗下肚,从舌尖暖到胃底。铜川人常说咸汤面要趁热吃,汤凉了魂就散了,这份对温度的执着,恰是食物与城市性格的共鸣。 咸汤面不仅是铜川人的日常早餐,更是这座煤炭城市的精神图腾。在矿区工作的老一辈人记忆里,凌晨下井前总要蹲在面馆门口吸溜一碗热面,咸辣的汤汁驱散巷道里的阴冷,粗瓷碗边沿的豁口记录着岁月痕迹。如今面馆里仍能看见这样的场景:穿工装的矿工与穿校服的孩子同桌而食,父亲用筷子尖挑起面条吹凉喂给幼儿,三代人共享的不仅是食物,更是铜川人吃苦耐劳、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每年冬至,当地面条协会举办的咸汤面擂台赛总会吸引全城关注,老师傅们比拼的不仅是熬汤手艺,更是对老城味道的坚守。当外地游客惊叹于这碗其貌不扬的面条竟能让人连汤喝尽时,铜川人总会笑着指指碗底沉淀的香料:这才是咱铜川的底味。在机器压面普及的今天,仍有老人坚持用祖传的梨木案板擀面,他们说机械压的面没筋骨,就像丢了魂的铜川城。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