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云巅之上的千年回响——寒山岭骑行记 (您是本帖第8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20)
|
头衔:注册会员
:10833 | :29 |
经验:5050 |
主帖:397 | 回帖:3765 |
注册时间:2006-03-01 |
来自: |
|
云巅之上的千年回响——寒山岭骑行记
天马行空
2025年9月1日
说明:全文5120字符,62张照片。
目录
一、序章:初探寒山
1初探寒山(1张)
二、传说:寒山三兄弟
2寒山三兄弟(1张)
三、险途:摩托盘山
3应雨亭(1张)
4摩托盘山(3张)
四、寻幽:步步皆景
5三圣亭(4张)
6半山长廊、神龟祈福和伴侣松(7张)
7三圣泉(3张)
8仰圣阁(7张)
9唐僧下马坡(2张)
10听雨亭(1张)
五、登顶:俯瞰玉州全景
11公共卫生间(2张)
12石室仙踪(1张)
13胜境观光廊(9张)
14寒山庙(10张)
15庙后览胜(7张)
16寒山三兄弟(3张)
一、序章:初探寒山
2025年8月最后一天,周日的清晨,玉林城仍浸在夏末的慵懒里。我推开窗,见碧空如洗,白云若絮,心中忽地涌起探访城郊秘境的冲动——寒山岭,这座被誉为“鬰林八景”之一的千年名山,我竟从未涉足。匆匆用过早餐,便跨上摩托车座驾(它既能随时驻足揽胜,又可深入车辆难抵之境,出行赏景总是我的首选),沿玉桂公路向西北疾驰而去,一场即兴的登山之旅就此启程。
寒山岭距玉林城区14公里,属大容山支脉,主峰海拔720米。这座横亘于城北街道与仁东镇之间的山脉,不仅承载着“南越王赵佗遣使采橘遇寒”的古老传说,更因明代“寒山应雨”的奇观而见诸史册。据《玉林州志》载,寒山古称“寒峰”,因山顶常年云雾缭绕,冬日薄霜覆顶,故得名“寒山”。山体呈东南—西北走向,绵延13公里,宛若一条青色巨龙守护玉林盆地,其间散落着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唐代冶铁手工业遗迹与千年古刹,每一块岩石都似在低语两千年绵延的文明。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