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民生服务 热辣时评 → 智能赋能勿忘本:年轻干部AI办公...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智能赋能勿忘本:年轻干部AI办公的冷思考 (您是本帖第5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canoncanoncanon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4 黄豆:0
经验:16
主帖:8回帖:8
注册时间:2023-08-20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8-31 13:53 第1楼  
|帮助|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职场,年轻干部群体正率先拥抱AI办公新形态。从公文初拟到数据整理,从会议纪要到政策分析,AI工具以其高效与精准,为行政工作注入了全新活力。这无疑是技术赋能政务、提升治理效能的积极趋势。然而,在“AI助理”日益成为工作标配的欢呼声中,一些更深层的问题亟待我们冷静审视:当年轻干部将思考权与创作权逐步让渡给算法,其自身的成长根基与公仆本色是否会悄然蚀化?

    过度依赖AI可能导致年轻干部关键能力的退化。行政工作并非简单的信息处理,其核心是深入实际的调研能力、辩证综合的分析能力、以及基于民情民意的决策能力。若满足于用AI生成报告、拟写讲话,则“键盘依赖”将加剧“思维惰性”,使年轻干部疏于沉到一线“接地气”,弱化在破解复杂矛盾中锤炼出的真本领。长此以往,干部队伍的实战能力与创新活力恐被“技术舒适区”所消磨。

    更值得警惕的是,AI应用可能存在责任空心化与价值失焦的风险。AI生成的文本往往是数据训练的产物,缺乏对具体民情、历史语境和人性温度的深刻把握。若干部习惯于套用AI模板,公文可能变得千篇一律、言不及义,失去与群众对话的真挚性与针对性。政策执行若过度依赖数据模型而脱离现实反馈,更可能导致公共决策出现偏差,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宗旨背道而驰。

    技术终究是工具,而非主体。AI之于年轻干部,应定位为“辅助轮”和“快马”,而不能成为“方向盘”和“主人”。真正的“赋能”,是借助AI提升效率,从而为干部挤出更多时间深入基层、服务群众;是利用其数据分析优势,辅助科学决策,而非替代价值判断。

    因此,必须在拥抱技术的同时筑牢“人”的根本。年轻干部须铭记,AI再智能,也无法替代发自内心的为民情怀、实事求是的调研作风、以及为事业奋斗的担当精神。只有坚持“AI可用”而不“盲信”,“善用”而不“依赖”,在技术赋能中坚守干部成长的初心与本分,方能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行稳致远。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