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桂林论坛 → 基层减负见实效,松绑赋能促发展
本版版主:apple啃一口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基层减负见实效,松绑赋能促发展 (您是本帖第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wsh796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53 黄豆:0
经验:238
主帖:117回帖:117
注册时间:2021-08-24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8-27 17:15 第1楼  
|帮助|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实施一年来,以往困扰基层的“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得到显著改善。

一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规定要求,聚焦基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精准施策,靶向治疗,让减负成效转化为干部担当作为的动力、群众安居乐业的底气。

精简文风会风,减轻基层负担。曾经,“文山会海”占用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使他们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和文件,无法集中精力服务群众。规定实施一年来,各地大力推动“精文简会”,实行文件计划管理、总量管控和立项审批,按季度对账交账,对出现超发苗头的及时预警,确保总量可控。

厘清权责边界,提升治理效能。基层负担重,往往因为责任不明。让基层治理回归服务群众本质,需要建立权责明晰的履职事项清单。一年来,编制基本履职事项、配合履职事项、上级部门收回事项“三张清单”成为各地“标配”,清单外事项准入制度日益完善。通过“清单式管理”厘清权责边界,实现县乡两级同步精简,推动减负工作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这种做法避免了因“属地管理”衍生的层层加码问题,让基层干部干事有方向、履职有遵循。

强化数字赋能,建立长效机制。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一阵风”,巩固成效需久久为功。各地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造智慧无感考核场景,实现平时考核线上开展,大幅精简纸质材料报送。对各类政务APP、工作群组进行全面排查清理,明确禁止将线上活跃度等作为考核基层干部的指标。同时,各地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创新推出数据共享、综合联动、联动协商等多项机制,推动减负工作走向长效化、制度化。

数字化手段的应用,让基层报表数据实现“只报一次”。多个地区推动数据“线上跑”、干部“无感考”,各种政务APP、工作群组得到全面排查清理,禁止将线上活跃度作为考核指标。

基层干部现在“泡会场”的时间少了,“跑现场”的时间多了;手机“叮叮当当”的声音少了,与居民亲切交谈的时间多了。

减负成果正在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效、推动发展的动能。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