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桂林论坛 → 基层减负规定成效显著 任重道远
本版版主:apple啃一口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基层减负规定成效显著 任重道远 (您是本帖第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严关孺子牛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83 黄豆:0
经验:122
主帖:61回帖:61
注册时间:2024-03-25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8-27 15:31 第1楼  
|帮助|
202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犹如一场及时雨,为负重前行的基层带来了希望的曙光。如今,一年过去了,这份规定的落实成效如何?是否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值得深入探讨。

自规定出台以来,各地积极响应,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向形式主义 “亮剑”。在文件精简方面,成效显著。以往,基层干部常常被堆积如山的文件所淹没,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在文件的收发、传达与撰写上。如今,随着发文立项制度的严格执行,文件数量大幅减少。不少地方通过对文件的必要性、实用性进行严格审查,去除了许多“为发而发”的文件,真正做到了“精简文件”,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去落实工作,而非埋头于文件之中。

会议精简同样成果斐然。曾经,“会海”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各种会议一个接一个,不仅占用大量工作时间,而且许多会议内容空洞,缺乏实际意义。现在,会议实行计划管理,数量得到严格控制,且会议形式更加务实高效。一些地方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避免了人员的来回奔波;短会、讲短话成为常态,会议直奔主题,大大提高了会议效率,让基层干部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

在督查检查考核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进。过去,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滥,且形式主义严重,许多考核只注重材料、留痕,忽视了工作实际成效。如今,通过严格的计划和备案管理,督查检查考核的总量和频次得到有效控制。考核指标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评价,不再单纯以文件、会议、留痕为评判标准,切实减轻了基层干部的迎检负担,让他们能够把更多心思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基层减负规定的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部分地区和部门在执行规定时,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比如,在文件精简方面,虽然文件数量有所减少,但部分文件篇幅依然冗长,内容空洞,没有真正做到“短实新”文风;在督查检查考核方面,个别地方仍然存在“走过场”的现象,甚至为了考核而考核,增加了基层负担。此外,一些形式主义的新变种也开始出现,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各类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过多过杂,让基层干部在手机上花费了大量时间,成为新的负担。

为了进一步推动基层减负规定的有效落实,还需持续发力。一方面,要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长效监督机制,对执行规定不力、依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的地区和部门进行严肃问责,确保规定落地生根。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针对新出现的形式主义问题,及时出台应对措施,堵塞制度漏洞。同时,要注重基层干部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定进行优化调整,使其更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赋能。

基层减负规定落实一年来,成绩有目共睹,但挑战依然存在。只有持之以恒地整治形式主义,不断优化基层工作环境,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