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筑牢防线,远离隐忧:高度重视基孔肯雅热的预防 (您是本帖第1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70 | :0 |
经验:36 |
主帖:18 | 回帖:18 |
注册时间:2025-01-24 |
来自: |
|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登革热、疟疾等蚊媒疾病早已为人所熟知,但另一种同样由蚊子传播、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疾病——基孔肯雅热,正日益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健康威胁。它并非远在天边的热带疾病,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员流动加剧,其风险区域正在扩大。因此,提高警惕,掌握科学的预防知识,是保护我们自身和家人健康的关键所在。
一、认识对手: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名称源自非洲斯瓦希里语,意为“弯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身体的典型症状。
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
突发高烧:体温可迅速升至39°C以上。
剧烈关节疼痛:多影响手腕、脚踝、膝盖等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极少数情况下会转为慢性,导致长期活动障碍。
皮疹:发烧后数天内身体可能出现斑丘疹。
其他症状:如剧烈头痛、肌肉疼痛、恶心、疲劳等。
尽管死亡率很低,但剧烈的关节疼痛会导致极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同时,也尚无 commercially available 的上市疫苗可用于预防。这意味着,预防蚊虫叮咬是抵御该疾病的唯一且最有效的堡垒。
二、构筑防线:个人与家庭如何预防?
预防的核心在于“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这与登革热的预防策略高度一致。
1. 减少蚊虫滋生地(清积水):
“无积水,无蚊虫”:蚊子在静止的清水中产卵。务必定期检查并清除家中及周围环境的各类积水容器。
管理容器:将花盆、水缸、废弃轮胎、一次性餐具等可能积水的容器倒置、加盖或妥善丢弃。
疏通环境:保持排水沟渠畅通,确保空调排水管、屋檐排水槽不积水。
2. 避免蚊虫叮咬(防叮咬):
物理屏障: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最好是经杀虫剂处理的蚊帐)。
化学防护:外出时,尤其是在蚊虫活动频繁的清晨和黄昏,穿着长袖衣裤,并在皮肤暴露处涂抹经认证有效的驱蚊剂(如含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产品)。
环境管理:合理使用电蚊香、蚊香片、杀虫气雾剂等产品灭蚊。
3. 增强意识与及时就医:
若前往基孔肯雅热流行地区(如非洲、东南亚、南美洲及部分热带岛屿),务必提前了解疫情,并加倍做好防蚊措施。
从流行地区返回后,如出现上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社区协同:共建无蚊的健康家园
预防基孔肯雅热绝非一人一户之事,需要社区、政府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社区行动: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定期清理公共区域的卫生死角和积水,共同营造一个干净、无蚊的居住环境。
公共卫生监测:相关部门应加强蚊媒密度监测和疫情预警,及时发布信息,指导公众进行有效防护。
公众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蚊灭蚊知识,提升全民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