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认真为钥,筑牢作风建设基石 (您是本帖第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185 | :0 |
经验:122 |
主帖:56 | 回帖:62 |
注册时间:2022-11-15 |
来自: |
|
世间万事,成于严、作于细,更贵于真。作风建设作为关乎事业兴衰、人心向背的根本大计,从来不是悬浮于空中的口号,而是需要以 “认真” 二字为底色的扎实功夫。从延安整风运动涤荡党内歪风邪气,到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带来的革故鼎新,历史与实践早已反复证明:唯有事事认真、时时认真,方能筑牢作风堤坝,让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永葆生机。
以朴实之风,让认真体现在“把话讲明白”上。实际工作中,一些不良文风屡见不鲜:有的将本应通俗易懂的政策文件包装得晦涩难懂,仿佛要用文字壁垒彰显“专业性”;有的内容宏观宽泛、缺乏精准指向,满篇“正确的废话”;有的 “草盛豆苗稀”,洋洋洒洒数千言却找不到几条具体部署。这些“大概”“差不多”的表述,不仅让基层看不懂、难执行,更会稀释政策的公信力。真正的朴实作风,要求我们始终保持 “眼睛向下” 的姿态,多到田间地头问需于民,多在工厂车间问计于实践,做到 “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唯有立足于客观实际,把话讲得清楚、说得明白,让政策既有 “高度” 又有 “温度”,才能增强政策的可信度与执行力,确保每一项改革举措都能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以务实之举,让认真彰显在“一干到底”上。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靠实践来检验。这就要求我们以一丝不苟的认真劲儿对待每一项工作:深入基层一线时,要带着问题收集一手资料,用科学分析方法把情况摸清、把症结找准,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政策;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紧盯任务节点,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变通,确保不打折扣、不变形走样,让改革发展的红利真正流向广大群众;面对新挑战新机遇时,要保持认真钻研的精神,勇于突破思维定式的桎梏,敢于尝试新方法、新模式,在攻坚克难中为改革发展开辟新局面。
以过硬之纪,让认真扎根在 “严守规矩” 上。中央八项规定是管党治党的铁规矩、硬杠杠,其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精度与效果,直接取决于我们的认真程度。党员干部必须以不折不扣的认真劲儿,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中:对待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不能马虎,审视每一个制度漏洞都不能松懈,时刻把好用权 “方向盘”,系好廉洁 “安全带”。同时,要强化监督预警,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坚决整治,着力消除 “原则上不行、私下里可行” 的寻租空间和灰色地带,让铁规矩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不可触碰的 “高压线”。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