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文学艺术 原创文学 → 乡土的回响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乡土的回响 (您是本帖第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117903577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212 黄豆:0
经验:1204
主帖:572回帖:559
注册时间:2022-02-23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8-13 10:28 第1楼  
|帮助|
2025年的岚皋村BA在一片欢呼声中落下帷幕,这个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篮球赛事已不仅仅是一场体育竞技,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乡土社会在现代化浪潮中的坚守与嬗变。当城市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当乡村空心化成为普遍忧虑,岚皋村的村民们用篮球的跳跃与奔跑,构筑起一个精神家园,让乡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焕发新生。这场看似简单的村级篮球赛,实则承载着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岚皋村BA最动人的力量在于它唤醒了村民对集体记忆的共鸣。篮球场上,白发老者为年轻球员的精彩表现喝彩,孩童们模仿着偶像的投篮动作,妇女们在场边讨论着比赛战术——不同代际的村民在这里找到了共同语言。这种集体记忆的构建不是简单的怀旧,而是通过体育这一媒介,将零散的个体经验编织成坚韧的社区纽带。一位参赛的老村民告诉我:"三十年前我们就在这块场地上打球,如今看着孙子辈在同样的地方奔跑,感觉时间既改变了什么,又什么都没改变。"岚皋村BA因此成为一部活的村史,记录着变迁中的不变,见证着发展中的坚守。

在文化层面上,岚皋村BA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奇妙融合。赛事组织既保留了乡村特有的质朴与热情——如用方言播报比分、以农产品作为奖品;又吸收了专业篮球赛事的元素——引入电子计分板、网络直播等技术手段。更令人惊喜的是,比赛间隙穿插的舞龙、山歌等民俗表演,与篮球运动形成有机整体,创造出独特的"乡村体育+"模式。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基于对本土文化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创新。正如村支书所言:"我们要让篮球打上岚皋的烙印,而不是让岚皋变成篮球的附庸。"这种文化自觉,正是乡村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保持主体性的关键。

岚皋村BA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再造与激活。曾经的打谷场、闲置空地因篮球赛而焕发新生,成为村民社交、娱乐、议事的中心场所。这种空间重构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重塑了乡村社会的交往方式。比赛期间,在外务工的年轻人纷纷返乡,为村庄注入活力;平时少有交集的村民因共同支持的球队而熟络;甚至连周边城市的篮球爱好者也慕名而来,为乡村带来新的思想和资源。篮球场因而成为连接内外、沟通城乡的节点,打破了乡村封闭的刻板印象,构建起开放包容的新型社区关系。

回望2025年的岚皋村BA,它给予我们的启示远超过一场赛事本身。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避免千村一面的同质化发展?岚皋村民用篮球给出了答案——尊重本土文化基因,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当城市文明以各种方式"下乡"时,乡村不应被动接受,而应主动选择、创造性转化。岚皋村BA的成功在于它既没有固步自封地拒绝现代元素,也没有盲目跟风丧失自我特色,而是在保持乡土本色的前提下,实现了文化的与时俱进。

乡土中国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岚皋村BA像一盏灯,照亮了乡村文化自我更新的可能路径。当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与村民的欢呼交织在一起,我们听到的不只是一场比赛的热闹,更是一个村庄在现代化浪潮中找准自身位置的坚定足音。这或许就是岚皋村BA最珍贵的馈赠——它告诉我们,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人的振兴,而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正是支撑这种振兴最深沉的力量。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