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玉林论坛 → 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本版版主:八叔 | 心静自然凉 | 偶是路人
社区广播站:
  推荐:玉林频道  
  标题: 大力倡导移风易俗 (您是本帖第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wandrent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82 黄豆:0
经验:54
主帖:20回帖:20
注册时间:2021-05-20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7-11 18:02 第1楼  
|帮助|
倡导移风易俗,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由之路。传统习俗中,既有 “邻里互助”“孝老爱亲” 等闪耀着人文光辉的精华,也夹杂着 “厚葬薄养”“大操大办” 等与现代文明脱节的糟粕。当婚丧嫁娶中的攀比炫富被 “简约适度” 取代,当 “算命看相” 的封建迷信让位于科学理性,社会将摆脱陈规陋习的束缚,形成更健康的价值取向。比如在城市社区,集体婚礼、公益葬礼等新型仪式既保留了情感表达的温度,又剔除了铺张浪费的弊病;在校园里,“拒绝升学宴、感恩师生情” 的倡议让学子明白,真挚情谊无需用宴席衡量。这种文明新风的传播,能让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 “文明、健康、向上” 成为集体共识。
倡导移风易俗,是减轻群众负担的务实之举。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人情往来成了 “甜蜜的负担”—— 彩礼动辄几十万让普通家庭不堪重负,一场葬礼的花费可能耗尽老人毕生积蓄,名目繁多的 “随份子” 让工薪阶层苦不堪言。移风易俗不是否定习俗本身,而是剥离其中的功利性与强制性,让传统礼仪回归情感本质。某地推行的 “彩礼限高”“宴席标准” 等村规民约,让许多家庭从 “为面子借钱办事” 的困境中解脱;一些乡村成立的 “红白理事会”,通过统一操办流程、控制开支标准,每年为村民节省的费用可达数百万元。这种 “减负” 效应能让群众将更多精力用于改善生活、投资教育,切实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