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持续涵养新风正气 (您是本帖第1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头衔:注册会员
:368 | :0 |
经验:88 |
主帖:43 | 回帖:43 |
注册时间:2023-02-27 |
来自: |
|
一、以作风建设为基石,锤炼求真务实的“硬作风”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基层党员的作风,是群众观察党风政风的“窗口”。身处服务群众最前沿,必须摒弃“虚、浮、飘”的作风,养成“实、硬、干”的品格。要坚持“身入”更要“心入”,多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听真话、察实情,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抓在手上,用“钉钉子”精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面对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不回避矛盾、不推卸责任,敢于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以“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担当,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更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开展调研就不能满足于“打卡留痕”,而要真正沉下去分析问题;落实政策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只有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才能以优良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让新风正气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自然生长。
二、以八项规定为准则,筑牢廉洁自律的“防火墙”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管党治党的“铁规矩”,更是基层党员不可触碰的“红线”。作为基层党员,手中的权力虽小,但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更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从点滴做起、从细节严起。拒绝一次不合规的宴请,拒收一份超标准的礼品,杜绝一次“微腐败”的念头,都是具体实践。在婚丧嫁娶等个人事项中,要带头简办新办,不搞铺张浪费;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规定,不打折扣、不搞变通。要清醒认识到,“小节失守”可能导致“大节不保”,唯有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敬畏心,才能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
三、以家教家风为纽带,涵养向上向善的“软实力”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员干部作风的“晴雨表”。基层党员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既管好自己,更带好家人,让“清廉家风”成为涵养新风正气的重要载体。要带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教育家人明事理、辨是非、知荣辱,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家中当好“主心骨”,把党纪国法的“紧箍咒”变成日常言行的“指南针”,教育引导亲属不搞特殊、不越红线。同时,要善于从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中汲取养分,像焦裕禄、谷文昌那样,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党风政风,让“家”成为拒腐防变的坚强堡垒。
新风正气的涵养非一日之功,需要基层党员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要始终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在作风建设中当先锋,在落实八项规定中作表率,在涵养家风中树标杆,以实际行动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添砖加瓦,让党的优良传统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