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防城港论坛 → 故乡那些事(五)
本版版主:蝴蝶岛 | 山竹桔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故乡那些事(五) 精彩文章(您是本帖第3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峥嵘岁月123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94 黄豆:1
经验:23
主帖:10回帖:13
注册时间:2023-04-29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6-25 16:55 第1楼  
|帮助|


故乡那些事(五)

峥嵘岁月



   防城自有建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地处边陲、穷乡野、人口稀少,一直止步不前,发展极其缓慢,其生产经济规模及人口不如发达地区一个乡镇,是世人遗忘的角落。

   现在的防城,特别是成立了地级市后,其发展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发展进入了快道,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脱颖而出,创造辉煌!

   上世纪六、七年代的防城是怎么一个样子呢?它有哪些特性呢?

   六、七十年代的防城是镇的体制。除镇政府住地外,同级的防城公社(负责管理防城周边农村)也驻扎在本镇。镇城区面积小,只有区区二、三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两万,镇内有中学一所、小学两间、医院一间,卫生院一间、粮所一间。

   防城镇与外地交往很少,主要是其地理位置决定的。小镇地处边境,往南是东兴越南,往东是大海、往西为十万大山,没有路,往北是南宁、钦州方向,但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去趟省城南宁需要一整天,车站客车每天发一趟,人少车少,所以防城那时基本是与外隔绝的状态。此外,交通设施极差,镇上往外如南宁、钦州、北海、东兴等方向的几条主要动脉,都是弯弯曲曲的路,且都是泥沙路,车过之处,浓烟滚滚,路人苦不堪言。

   小镇另一个情况是没有大的工矿企业。镇上只有几间作坊式的小工厂,如五金厂、锅厂、盐厂、编织厂、木器厂、鞋厂、印刷厂、食品加工厂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服务性质的集体企业,如搬运站、沙石组、三轮车站、建筑队、蔬菜队、饭店、理发店等等,这些小集体只能解决温饱,没什么发展可言。后来,这些厂及服务队伍在八、九十年代基本上都消失,完成其历史使命。

   历史的车轮前进的,当然本镇亦跟随着发展,淘汰些落后的厂矿后,本镇适应时代的发展,建设了几间有一定规模的工厂,如化肥厂、糖厂、香料厂、玉桂厂等等,这些厂为小镇增加了活力,带动了经济,为小镇的发展作出了大的贡献。但这些工厂毕竟体量小、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低,当进入市场经济时代,这些工厂就难以生存,这几个厂先后破产消失了。

   对于小镇大多数居民而言,当时的生活是艰苦的,居民除了上班外,还要养猪栽菜,有的领取工艺品回家加工,增加收入。子女大点的,还要上山打柴割草。每个星期日你都会看到三五成群的人,手里拿着竹签绳索,赶往郊外大山砍柴割草,这已成一件习惯。很多居民的子女还利用假期打短工,补贴家用,如榨季进糖厂帮工,到食品加工厂做月饼,做印编工艺品交外贸公司领加工费,家住江边的,加工石头出售,十几岁的孩子都可帮家里很大忙。

   忙于生计,小镇居民几乎没有娱乐生活,他们考虑的是怎样生存,怎样养大子女。当然,并不是一点都没有。居民最大的娱乐就是看电影,即使该电影看过多次,亦乐此不疲。特别是露天公演不收费的,路途远也去观看。那时最喜欢去看电影的地方是部队团部(地址在原南园宾馆),那儿经常放电影,影片新且不收费,不足的是不容易入场,需要爬墙或叫熟人带入。另一个露天电影放映点是职工俱乐部(即现工会住地),那有舞台和一大片空地,舞台除了演出外大多是放电影。看篮球比赛也是小镇居民一大喜好,狗岭脚下的灯光球场刚做好投入使用时,场场爆满人看球赛。

   小镇居民还有一项好的娱乐兼运动项目,那就是下防城江游水。防城江水干净透明,清冽甘甜,是十万大山流出的山泉水,十分诱人。由于从小就培养,小镇居民男女老少基本都会游泳,这是传统又是生存法则。每天,当太阳下山,大家就结伴往近家的江边走去,此时的防城江成了欢乐的世界,有在码头或船上跳水玩乐的,也有横渡江面游上对岸比游泳速度的,有潜水到江底摸鱼虾的。最快乐的是小孩,是他们一天当中最尽情、最放松的时光,难怪乎,已是老年的我,对小时候游泳之事还历历在目,终生不忘。

   虽然穷,生活苦,但大多数防城人生性乐观,不屈不挠。有很多家庭,因兄弟姐妹多,连粥也吃不饱,但没见有哪个家庭沉沦或走极端的,都会想办法克服困难、改变现状

   小镇居民邻里之间非常和谐。防城人天性幽默风趣,与人为善。我在家乡从小到大生活将近二十年,接触了各阶层不同的人,他们都心地善良、富有爱心。这些年少见邻里吵架、结仇、斗殴。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安居乐业。

   故乡还有一样特性值得称赞,那就是治安非常好,偷、抢、骗少有发生,这主要归功于居民民风的淳朴以及居民的高素质,同时,又是专政机关管理高效的体现。偌大一个镇,当时公安就几个人,他们除了做好公安派出所的日常工作外,还要做好户籍管理等工作以及处理街坊邻里婆婆妈妈的事,镇里如有群体性的活动,还要到场维持秩序,确保安全,当然如有案件,还要按时侦破。值得一提的是老公安黄文崇,他威信高,敬业公正,办事快捷利索,得到群众的爱戴拥护。许多纠纷及治安案件,他一出手就解决,他是防城居民中褒扬的公众人物。

   作为防城人,虽然旅居外地,但我时刻关心家乡的变化,家乡的每一点一滴进步,都感到由衷的高兴。随着国力的提升,国家不断发展,家乡原短板劣势,现已成为优势。有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家乡人民不断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家乡防城将变成山美、水美、人美的现代化大都市。我爱你——母亲防城!




帖子奖励 发帖人获得奖励:+9 绿豆. . [操作人:蝴蝶岛 2025-06-26 17:00]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