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央八项规定:新时代作风建设的永恒标杆 (您是本帖第2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178 | :0 |
经验:82 |
主帖:40 | 回帖:39 |
注册时间:2022-10-12 |
来自: |
|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十多年来,八项规定不仅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更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成为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鲜明标识。
一、八项规定是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
从“轻车简从”的调研要求到“精简会议”的务实导向,从“厉行节约”的餐桌革命到“规范出访”的纪律约束,八项规定以具体问题为抓手,剑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超过100万起,释放出“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成为改变中国的政治词汇,正因其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让“铁规矩”真正发威。
二、八项规定彰显“人民至上”执政本色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八项规定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员干部走出机关、走近百姓。从“门难进、脸难看”到“最多跑一次”,从“公款吃喝”到“阳光政务”,群众切身感受到“规矩”带来的获得感。云南某贫困村的老人曾说:“现在干部来家里,连口水都不喝了,但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了。”这种变化正是八项规定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三、八项规定激发制度创新的“乘数效应”
以八项规定为起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配套制度相继出台,形成“制度群”;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大数据监督公车私用、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问题,创新监督手段;巡视巡察将执行八项规定情况作为必查内容,实现常态化震慑。这种“制度—执行—监督”闭环,为全球反腐败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四、新征程上续写作风建设新篇章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当前,作风建设仍存在反弹回潮风险,比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新问题凸显。必须保持“永远吹冲锋号”的定力,将八项规定精神融入主题教育、基层治理和数字化改革中,让“严”的基因深植党员干部血脉。
八项规定没有休止符,只有进行曲。它既是共产党人“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庄严承诺,更是百年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密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当以八项规定为镜,常照思想之尘、常扫行为之垢,让清风正气充盈新时代的奋斗征程。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