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学会过“紧日子”才能过“好日子” (您是本帖第11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126 | :0 |
经验:66 |
主帖:31 | 回帖:31 |
注册时间:2024-06-19 |
来自: |
|
2025年5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重磅发布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探讨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深层治理逻辑,以及它如何为社会注入“好日子”的力量。它不仅细化了公务接待、差旅管理、办公用房等领域的具体要求,更将“过紧日子”的理念贯穿始终。例如,明确规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香烟和酒类”,既进一步回应了公众对公款吃喝的诟病,也为全社会树立了节俭的标杆。“过紧日子”要“紧”在思想上。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融入日常工作中,始终牢记革命岁月中,毛泽东、周恩来等一系列革命先辈“翻雪山,过草地,住窑洞”“过紧日子”的曾经,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时刻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平时工作中比里子不比面子,比实效不比口号,比作风不比作派,要坚决杜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行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事业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从生活小事、工作细节入手,养成“过紧日子”的良好习惯,将“过紧日子”的思想落到实处,把“过紧日子”的思想践行并延续下去。过紧日子”要“紧”在行动上。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过紧日子”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责任,容不得半点形式主义。广大党员干部要把“过紧日子”的作为自身建设的良好习惯,主动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珍惜每一粒粮食,让“过紧日子”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过紧日子”要“紧”在作风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党风,党风好坏关系人心向背;党员干部的作风连着纪律,纪律松紧关系干部形象。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要以实事求是、迎难而上的韧劲,主动迎接挑战新形势、新变化,要继承发扬前辈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积蓄能量爬坡过坎,从细处着手、向实处用力,严格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要以忠党、爱党、忧党的心态,强化党性,锤炼作风,真正把“过紧日子”作为一种习惯和常态,以“简朴勤廉为民”的实际行动,凝聚力量,造福于民。
当党政机关真正把“紧日子”过成“新常态”,我们或许会看到这样的未来, 城市更理性 “光盘行动”从食堂延伸到社会,办公楼里的节能灯替代了霓虹灯,园区里的共享会议室取代了豪华会所;节省下来的财政资金用于更多民生项目,让“好日子”从抽象口号变为具体福祉。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