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思辨广西 → 舌尖上的玉林:那些离不开家乡的...
本版版主:老山界 | AF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舌尖上的玉林:那些离不开家乡的美味 (您是本帖第130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5)
天马行空来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96 黄豆:28
经验:4811
主帖:353回帖:3576
注册时间:2006-03-01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6-23 13:06 第1楼  
|帮助|
舌尖上的玉林:那些离不开家乡的美味

作者:天马行空

2025年6月21日

“来玉林一定要尝尝这几样!”每次有外地朋友问我玉林有什么值得吃的或来访时,我总爱这么开头。作为地道的玉林人,自幼在这片热土上成长,家乡的美食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为难以割舍的牵挂。在外地工作返回玉林时,总是迫不及待地品尝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这些朴素无华却独具家乡风味的美食,不仅镌刻在我的味蕾深处,更承载着无数不可复制的故事与回忆。

早餐时分,玉林生料粉和牛腩粉是玉林人一天的“启动键”是玉林人的魂。我在外地读书工作近二十年,总爱去街头找粉店解馋,却从未尝到过能与玉林相媲美的这两碗粉。在外地品尝那些所谓的生料粉和牛腩粉,往往只是浅尝辄止,粉条的绵软无力与汤头的索然无味,让人大失所望。在厦门工作时,碰上一位曾有意到厦门做餐饮的玉林老同学(他一直在玉林做餐饮),和他交谈过,说到玉林生料粉为什么不能像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玉林绝大多数人认为这两个小吃比玉林生料粉差远了)那样走向全国?老同学说了几个原因:一是生料粉是高低贵贱的人都适合,但价格必须大众化,好的生料粉在价格上很难兼顾大众。二是生料粉需精心现煮,每碗皆如艺术品般雕琢,火候的拿捏尤为关键,稍有差池,美味便大打折扣。缺乏经验与技艺,店铺恐难逃速朽之命运。三是生料粉对新、鲜、色、味有着极致追求,鱼、牛肉、瘦肉、猪肝、七寸粉肠等原料皆需上乘,且新鲜无比,料粉的制作工艺亦颇为考究。四是商家必须懂得制作玉林特色的酸料,若是换了外地的菜种和调味,腌出来的味道和口感总差那么点“魂”。五是调料非玉林本土不可,一旦易地而取,风味便大相径庭。六是做生料粉的粉必须是特制的石磨鲜粉,在玉林也没有几家能做好。七是现在社会生活已是快节奏,而生料粉和牛腩粉的制作和食用都需要慢节奏。上面七个原因,限制了玉林生料粉向外推广,也有玉林人尝试过对外推广,最终均以失败告终。所以要吃正宗玉林生料粉只能到玉林来。

玉林牛腩粉碰到的问题也和生料粉的问题大同小异。

在玉林,我们习惯清晨坐在街头小店,一碗粉配一碟酸料,让时光在舌尖上流淌。这份从容,在外地的喧嚣中早已难寻。

到了正餐,正午的阳光斜斜洒进福绵镇的老,福绵鸭在竹编簸箕里泛着琥珀光。这道让《玉林市志》都留墨的奇肴,秘诀竟在“不施粉黛”:整鸭用稻草火燎去细毛,拿井水拔净血污,蒸时只撒把粗盐,出锅后淋上用本地花生油、紫苏、沙姜调的“三合油”,鸭肉嫩滑,汤汁清甜,制作方法全世界玉林特有,鲜味能让人吃上三碗饭也不厌。有老板把店开到广西××,却因水质偏硬,蒸出的鸭肉总带着一股铁锈味,最后只能黯然收场。邻桌阿公嗦着鸭骨汤泡饭,笑说:“这鸭子的魂儿,早跟着南流江的水走了。”

暮色初临时,江滨路的牛料摊开始沸腾。爆炒的镬气混着沙茶酱的浓香,在夜风里织成一张网,网住每个玉林人的胃。牛料之精髓在于“三脆三嫩”:百叶爽脆如簧,黄喉弹牙有声,金钱肚嚼劲十足;而牛腱肉质细腻,牛腩软糯入味,牛柏叶更是嫩滑至极,仿佛入口即化。最神奇的是那碟蘸料——用红葱头、指天椒、酸柠檬擂碎,浇上现榨的花生油,辣中带酸,酸里透甜,恰似玉林人的性子,热辣里藏着细腻。

牛料和福绵鸭这两道美食,也像生料粉一样,难以走出玉林。有人曾搬到南宁开店,结果味道大变,反倒玉林牛料和福绵鸭的名声。原因大同小异:食材得用玉林本地放养的黄牛和土鸭,调料里藏着的玉林山水之魂,一离故土就失了灵气。福绵鸭的秘制卤汁,非得南流江的清水细熬,牛料的鲜香更得益于玉林独有的香草,这一切,皆是他乡难以企及的独特恩赐。

其实玉林还有个“天下闻名”的美食——××,也是玉林传统美食,不过我不推荐。我总觉得,相较于那些被过度标签化的‘名气’,生料粉升腾的袅袅热气、牛料的鲜美爽脆弹牙、福绵鸭的柔嫩而不腻,才是深深镌刻在玉林人骨髓中的‘家乡味’。但它们同样印证了这点:许多家乡的美味是离不开家乡的。食材、水土、人情,乃至那份慢下来的生活节奏,都融进了每一道菜里。玉林的美食,不只填饱肚子,更承载着乡愁。你若来玉林,记得放慢脚步,尝一尝这些只能在故乡绽放的滋味——它们会告诉你,为什么玉林人总说:“舌尖上的根,扎在这片土地上。”

除了上面那些美味,玉林还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佳肴:凉拌粉、大肉云呑、玉林牛巴、玉林肉蛋、鹅肉、洋鸭肉、羊肉等,总是大盆大盆上桌的那种,都值得来到玉林的客人去品尝。并且要到街头的大排档去,玉林的美味,不在奢华的酒店,亦不在高档的宾馆,而在那充满烟火气的街头大排档。

许多家乡的美味,终究是离不开家乡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或许正是这方土地的气候、水质,甚至风里的温度,才孕育出了这些让游子一尝就湿了眼眶的味道。下次你来玉林,我定要带你去巷尾那家开了三十年的粉店,看老板熟练地颠着锅勺,高声询问‘加不加酸料’,随后在热气腾腾中,悠悠地向你讲述——这碗粉背后,蕴含的玉林故事何其丰富。



附录:几种离不开玉林的美味

一、玉林牛料

选材讲究:
玉林牛料选用新鲜宰杀的牛肉、牛肚、牛肠、牛筋等食材,确保食材的新鲜度。常见的牛料包括牛肉、牛腱子肉、牛肚、牛百叶、牛肠、牛黄喉、牛板筋、牛爽腩等。

制作工艺独特:玉林牛料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包括收储、刀工、腌制等环节,尽量缩短待放和暴露时间,以保持食材的新鲜度。炒制时,猛火与热油交织,快速翻炒间,牛料均匀受热,出锅后醇香扑鼻,肉质鲜嫩,口感爽脆弹牙。

口味独特:玉林牛料的口味醇香鲜嫩,爽脆弹牙。炒制时一般不放很多香料,只需放胡椒粉、柠檬、香菜、葱白等简单调料,保持牛料的原汁原味。炒好的牛料通常会搭配豌豆和酸笋,豌豆可以吸收牛料的汤汁,酸笋能去除腥味。

搭配丰富:玉林牛料通常搭配豌豆和酸笋,豌豆可以吸收牛料的汤汁,酸笋能去除腥味。此外,还会搭配脆口的萝卜干和粉糯的冻豆,增加口感层次

文化背景:玉林的食牛风俗历史悠久,炒牛料在玉林有着重要的地位,类似于北京的烤鸭和兰州的拉面。玉林人对炒牛料的热爱源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美味的口感

二、玉林福绵鸭

玉林福绵鸭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选材标准和口感上。福绵鸭,作为玉林市的标志性传统美食,位列玉林六大特色美食的榜单之中,是玉林美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制作遵循本地“清”的饮食传统,精选龟头鸭经特殊腌制后,采用白切技法通过热水浸泡与冷水降温交替处理,斩块摆碟后淋秘制酱汁并搭配姜丝、黄豆等配料,形成鲜嫩剔透的肉质与清爽多层次的口感。

制作工艺福绵鸭的制作技艺源于广东佛山白切鸭,但在玉林经过本土化改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味。制作过程中,选用在山塘中放养的土鸭,体重严格控制在1斤8两左右,确保肉质紧实而不柴。烹饪过程包括整鸭经三起三落的热水浸烫后,转小火慢焖至熟,再投入冰水中激冷,这种“热胀冷缩”的独特工艺使得鸭皮呈现琥珀色,肉质保持弹嫩多汁。

选材标准福绵鸭选用在有长流水的山塘里放养的鸭子,食物多为小鱼、小虾、田螺、贝壳及水草等,确保肉质鲜美。这些鸭子以小鱼虾、田螺为食,体重严格控制在1斤8两左右,以保证肉质紧实而不柴。

口感与搭配福绵鸭的口感鲜嫩剔透,清爽多层次。斩件后的鸭肉需保持1厘米的均匀宽度,搭配姜丝、辣椒丝、炒黄豆等配料,淋上用玉林本土花生油、土酱油特调的酱汁,再撒上炸得金黄酥脆的黄豆,形成独特的口感和视觉效果。此外,福绵鸭常佐以酸梅酱,这种搭配不仅能解腻,还能提供酸甜适口的层次感。

三、玉林生料粉

玉林生料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丰富的食材选择、鲜美的汤底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

玉林生料粉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首先,汤底以猪筒骨和辛香料熬制,汤底呈乳白色,醇厚鲜美,鲜而不腻。生料包括猪肝、粉肠、猪瘦肉、鱼肉、牛肠等,这些生料事先用调味料腌制,常用的调味料包括米酒、盐、生抽等。制作时,先将骨头汤烧开,然后加入生料快速调味,再放入米粉煮熟。最后,在碗中放入碎葱和熟油,将煮好的生料粉倒入碗中即可食用

玉林生料粉的食材选择也非常丰富。常见的生料有猪肉、牛肉、鱼肉、鱼头、猪肝、粉肠、牛肠等,这些食材经过精心处理和腌制,保证了其鲜嫩多汁的口感。特别是猪肝和瘦肉需要切薄片,粉肠需要清洗干净并切小段,这些处理过程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

此外,玉林生料粉的汤底也非常有特色。汤底以猪筒骨为基石,辅以人参、五指毛桃、瑶柱等辛香料熬制,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食补功效。汤底呈乳白色,醇厚而不腻,清淡中不失鲜美

玉林生料粉的文化背景也非常丰富。在玉林的大街小巷,粉店如雨后春笋般密布,热气腾腾中弥漫着浓郁的市井烟火气息,热闹非凡。早晨6时,街巷的粉店就开始忙碌起来,食客们纷纷前来品尝这碗鲜美的生料粉。无论是作为早餐、中餐还是夜宵,生料粉都是玉林人的首选。

四、玉林牛腩粉

玉林牛腩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上。

玉林牛腩粉选用牛白腩、肋骨肉等主料,配以沙姜、陈皮等十余种香料,经过12道工序炖煮3~4小时,搭配特制白粘米细米粉形成独特风味。其汤底采用牛骨汤,配以牛腩原汁,佐以玉林牛巴、肉丸等特色配料,具有松软滑脆、鲜香独特的口感特征。此外,玉林牛腩粉的制作技艺于2023年入选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凸显了其在地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玉林牛腩粉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玉州区作为主阵地,积极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建设牛腩粉产业园,达成落地企业12家,其中9家企业实现投产。玉林牛腩粉已从‘一碗粉’的简单形态,逐步蜕变成为涵盖科研开发、技术培训、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及连锁经营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产业链条,其整体规模与品牌效应日益显著。

五、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是广西玉林地区的一种特色美食,具有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

玉林牛巴精选黄牛后腿肉作为主要原料,历经多道精细工序匠心打造而成。其制作工艺包括选材处理、腌制调味、烘烤肉片、油炸定型、秘方焖煮和保鲜包装等七道工序。具体来说,选取黄牛后臀肉,剔除筋膜后切薄片,使用八角、桂皮、陈皮等数十种香料配比腌制,然后进行传统炭火烘烤或智能烘干技术处理,最后以牛骨汤为基底进行六小时文火焖制,形成独特的风味。

玉林牛巴的味道香醇,口感独特,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其制作技艺也被列为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现了玉林地区的饮食文化特色

六、玉林肉蛋

玉林肉蛋是广西玉林的地方特色小吃,具有洁白、嫩滑、松脆、弹性强的特点。它以猪肉、牛肉为主要原料,制作工艺独特,包括剔筋捶浆、摔打塑形等步骤。玉林肉蛋早在民国时期便已成为筵席上的珍馐美味,至20世纪80年代后,更是走进了市集,成为大众餐桌上的常见佳肴。其Q弹口感和手工捶打技艺使其成为玉林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见于宴席并作为伴手礼。

玉林肉蛋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精选牛后腿肉,剔除筋络后精心捶打成浆,传统工艺借助木槌反复捶捣至质地黏稠,再添入枧水等调料,经过摔打塑形而成。1990年后引入绞肉机,但需结合手工捶打保持脆度。成品经阶梯式水温浸泡定型,呈拇指大小,常用于肉丸汤、炒食或搭配牛巴酱食用。

玉林肉蛋不仅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更是承载着玉林地区深厚文化底蕴的象征。它是玉林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之一,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玉林肉蛋在饮食文化中闪耀着迷人的光辉,记录了岭南大地独特的地理风貌与人文风情相互交融的饮食智慧






















[此帖于 2025-06-23 13:07 被 天马行空来 编辑]
拨云见日6618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0362 黄豆:3
经验:4869
主帖:339回帖:3813
注册时间:2024-01-18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4 10:53 第2楼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558 黄豆:2
经验:2093
主帖:16回帖:1913
注册时间:2016-01-10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4 18:44 第3楼  
这种垃圾食品!餐餐油腻,楼主不怕得三高?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558 黄豆:2
经验:2093
主帖:16回帖:1913
注册时间:2016-01-10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4 19:28 第4楼  
饮食 要根据年龄变化,适当调整,35岁之前荤食为主,素食为辅!

人过35岁,人体机能开始衰退,代谢放缓,个人建议以素食为主,荤食为辅! 当然这个要根据个人体重调整,中年人还是要预留一定脂肪,抵御人体机能风险,当然富人和明星除外,毕竟不差钱!靠脸吃饭!

其实这些你们可以参考现在很多农村长寿老人饮食习惯!

粗茶淡饭--就是最健康饮食!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558 黄豆:2
经验:2093
主帖:16回帖:1913
注册时间:2016-01-10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5 00:16 第5楼  
经常吃烧烤、奶茶之类、煎炸肉、猪牛羊内脏、奶油甜品,易得三高的,这几年见过太多家庭悲剧,现在基本中风、通风、尿酸、患者年轻化,其实你们现在满大街奶茶店、烤肉店就知道了!

便宜的酒类喝不得、所谓广西公务包、几块啤酒、你觉得价格是真粮食酒?还是科技与狠活?


岭南老夫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2165 黄豆:0
经验:1411
主帖:15回帖:1342
注册时间:2018-09-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7-05 21:51 第6楼  
玉林的扣肉不错!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