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桂林论坛 → 全面铸牢党员干部...
本版版主:apple啃一口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全面铸牢党员干部纪律防线,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政治本色 (您是本帖第1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陆墨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82 黄豆:0
经验:38
主帖:19回帖:19
注册时间:2024-07-19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6-09 11:31 第1楼  
|帮助|
(一)深化认知:立起纪律规矩的“心中之尺”

    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铸牢纪律防线,首要在于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让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深刻认识到,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历经风雨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是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的根本保证。任何忽视纪律、放松要求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最终必然导致组织涣散、队伍软弱,甚至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深化纪律认知,关键在于系统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核心法规。要原原本本学、逐章逐条学,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明确“六大纪律”的具体边界,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要善用反面教材,深刻剖析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特别是身边人、身边事的惨痛教训,摒弃“看客”心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思想深处筑牢“不想腐”的堤坝,让敬畏纪律、严守规矩成为植根内心的坚定信仰。

(二)躬身践行:严明纪律执行的“行动之范”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纪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纪律的权威性也在于执行。将纪律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是检验学习成效、铸牢防线的核心环节。党员干部必须将纪律要求融入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全过程各方面,做到知行合一、令行禁止。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发挥“头雁效应”。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带头担当作为,以严明的纪律保障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方能形成遵规守纪的强大合力。要把纪律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体现在细微之处。在行使权力时,严格按制度、按程序办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服务群众时,站稳人民立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在个人生活中,注重小事小节,培养健康情趣,保持高尚情操。要敢于较真碰硬,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更要敢于同一切违反纪律的行为作坚决斗争,抵制歪风邪气,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党员干部队伍在关键时刻靠得住、顶得上、打得赢。

(三)完善机制:筑牢纪律建设的“长效之基”

    制度的管根本、管长远作用,是纪律建设行稳致远的坚实保障。铸牢纪律防线,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着力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要织密监督之网,提升监督效能。着力构建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相结合的党内监督体系。同时,贯通协调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财会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要深化运用巡视巡察利剑,强化政治监督,精准发现问题,推动整改落实。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智慧监督”建设,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和穿透力。要扎紧制度之笼,堵塞风险漏洞。聚焦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廉政风险的高发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完善相关法规制度,特别是干部选拔任用、公共资源交易、财政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审批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制度设计要力求具体、明确、可操作,减少模糊地带,压缩自由裁量空间,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防止“牛栏关猫”。要强化执纪之威,形成持续震慑。坚持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对违反党纪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做到宽严相济、罚当其过。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使党员干部因敬畏而“不敢”、因制度而“不能”、因觉悟而“不想”,真正使纪律成为不可触碰的底线。


老豆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7071 黄豆:0
经验:986
主帖:0回帖:962
注册时间:2004-09-28
来自:广西红豆村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13 09:30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