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宜君隧道贯通!避暑山城迈入“高铁时代”倒计时 (您是本帖第5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2194 | :0 |
经验:1192 |
主帖:566 | 回帖:553 |
注册时间:2022-02-23 |
来自: |
|
宜君隧道贯通!避暑山城迈入“高铁时代”倒计时

2024年8月10日,西延高铁全线最长隧道——宜君隧道(全长17509米)在铜川市宜君县境内成功贯通。这座陕西迄今最长单洞双线高铁隧道,最大埋深395米,穿越黄土高原复杂地质,四五级围岩占比高达68.5%,其贯通标志着西延高铁隧道工程完成近九成(87%)。与此同时,宜君高铁站房建设正全速推进:以“汉魏风骨,大唐宜君”为设计理念的宫殿式站房,已完成地下结构施工,进入地上主体攻坚阶段,未来可容纳600名旅客同时候车。按计划,2025年10月全线通车后,西安至延安的旅程将从2.5小时锐减至1小时左右,宜君作为关中与陕北的“枢纽驿站”,即将迎来历史性跃迁。
避暑胜地升级:高铁引客入“凉”
宜君县森林覆盖率超55%,夏季均温仅19℃,是公认的“中国避暑城”。高铁开通将彻底激活其生态资源:
客流倍增:西安游客王先生连续6年携家人到宜君避暑,高铁开通后,此类“深度避暑客”比例预计激增。周末游、康养旅居需求将随1小时交通圈的形成爆发式增长;
配套升级:福地湖星空民宿、哭泉梯田农家乐正扩容提质,“百元享三餐+田园清梦”的民宿经济,借高铁东风向精品化转型;
赛事引流:依托彭祖药谷生态资源,宜君计划推出“林间马拉松”等赛事,高铁将吸引全国运动爱好者,推动“凉资源”变“热产业”。
产业破局:核桃出山与人才返乡
高铁将重塑宜君经济地理格局,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核桃“快车道”:宜君15.1万亩核桃年产值达2.7亿元,高铁物流网络将助力鲜核桃24小时直达北上广。电商直播曾创单日50万元销售额纪录,未来结合高铁速运,“枝头鲜果→全国餐桌”的链路将进一步缩短;
人才回流加速:民宿主何广前等返乡创业者已尝到甜头:“西安游客一住就是两个月。”高铁开通将吸引更多青年回乡发展文旅、电商,破解“山区留才难”困局;
康养品牌化:彭祖药谷的中草药研学、养生茶饮等特色产品,可借高铁客流打造IP,与延安红色旅游形成“红绿联动”线路。
从“过境地”到“会客厅”:小站的区域野心
宜君站虽规模不大(2台4线),但其战略意义远超硬件:
关中陕北“转换枢纽”:作为西安北上延安的必经节点,宜君可承接两地产业协作,例如引入西安科创资源赋能本地核桃深加工,发展“硬核多椒”锅巴等高附加值产品;
文化名片输出:汉唐风格站房将成为地标,游客出站即见千亩梯田云海,实现“第一眼宜君”的沉浸式体验;
城乡融合试验田:高铁站距离县城仅2公里,公交接驳10分钟可达核心区。站点周边规划商业综合体与物流集散中心,推动县城从“山区小镇”向“区域微中心”进化。
正如一位施工工程师在宜君隧道贯通时感慨:“每掘进一米,都是为老区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门。”
2025年秋,当首列银白色动车组驶入宜君站,这座曾因“19℃夏天”闻名的小城,将正式跻身中国高铁城市版图。晨跑者沿着福地湖岸迎接列车进站的汽笛,果农将新摘的核桃搬上冷链车厢,大学生拖着行李箱回乡创业——高铁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更是一个山区县向现代化迈进的坚定足音。
轨道已铺就,宜君正蓄势待发!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