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贵港论坛 → 筑牢廉洁防线,守护政治生态
本版版主:陈卷华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原创] 筑牢廉洁防线,守护政治生态 (您是本帖第3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大王fufu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0 黄豆:0
经验:20
主帖:10回帖:10
注册时间:2024-12-26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5-27 15:27 第1楼  
|帮助|
近日,关于“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的话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议题不仅关乎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更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当下,如何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成为一道必须答好的时代考题。

监督不能“下班”,权力没有“真空”

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其职责也绝非局限于八小时之内。现实中,一些干部在工作时间外仍可能利用职务影响谋取私利,或通过隐蔽方式参与不正当活动。例如,有的干部在私人聚会中泄露机密信息,有的借“人情往来”之名行利益输送之实。这些行为看似发生在“八小时外”,实则与公权力滥用密不可分。若监督仅停留在工作时间,无异于为腐败留下了“暗门”。因此,八小时外监督并非对干部个人生活的“过度干预”,而是对公权力运行边界的刚性约束,是维护政治生态清朗的必要之举。

监督需“全周期管理”,更要“精准画像”

八小时外监督绝非“一刀切”的泛化管控,而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领域。一方面,要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建立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廉政档案动态更新等机制,织密监督网络;另一方面,需创新监督手段,利用大数据分析、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等多元渠道,及时发现潜在风险。例如,平南县通过“家庭助廉”活动,引导干部家属参与监督,既体现了人文关怀,又增强了监督实效。此外,还需区分公私界限,对干部正常社交活动予以保护,避免“寒蝉效应”,真正实现“监督有力度,关爱有温度”。

构建共治格局,让监督“长出牙齿”

八小时外监督不能仅靠纪检监察机关“单打独斗”,而需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共治格局。党组织要压实主体责任,定期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干部思想动态;群众要发挥“探头”作用,对身边的不正之风敢于说“不”;媒体则需持续曝光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更重要的是,干部自身需强化“慎独”意识,主动接受监督,将廉洁自律内化为行为准则。唯有如此,才能让监督从“被动应对”转为“主动自觉”,从“形式约束”升华为“价值追求”。

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的本质,是推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守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考验的是治理智慧,彰显的是政治担当。我们期待,通过更完善的制度、更科学的方法、更广泛的参与,让监督真正成为干部廉洁从政的“防护网”,成为政治生态持续向好的“催化剂”。唯有如此,方能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一份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拉姑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834 黄豆:0
经验:560
主帖:67回帖:406
注册时间:2004-02-01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6-02 08:15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