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以八项规定精神夯基固本,让作风建设“金色名片”永不褪色 (您是本帖第7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
头衔:注册会员
:131 | :0 |
经验:44 |
主帖:18 | 回帖:16 |
注册时间:2021-12-24 |
来自: |
|
新时代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成为关乎党的形象和执政根基的关键一环。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里的歪风”,从规范调研考察到精简文件会议,一系列务实举措深刻重塑了党风政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当前,面对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反弹回潮的风险挑战,如何持续擦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既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更是巩固长期执政群众基础的实践课题。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效,关键在于坚持问题导向与系统施治相结合。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万余起,其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等顽疾占比有所上升,“快递送礼”“电子红包”等新动向亟需提高警惕。这要求我们既要保持“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对老问题露头就打;更需练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本领,运用大数据监督等手段精准识别隐形变异问题。特别要防范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中的“假减负”“数字减负”现象,真正让干部从“痕迹管理”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投入到办实事、求实效中去。
“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其言行举止具有鲜明的示范效应。要健全“以上率下”机制,从上到下逐级签订作风建设责任书,将执行八项规定情况纳入巡视巡察和干部考核。在制度设计上,需重点完善三方面体系:一是构建“清单+指引”标准化体系,明确公务接待、差旅报销等各项负面清单;二是建立“智能+联动”监督体系,打通财政、审计、信访等个部门数据壁垒;三是推行“案例+教育”预防体系,每年发布作风建设白皮书,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通过制度“长牙”、纪律“带电”,推动作风建设从“不敢”向“不能”“不想”深化拓展。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历史和实践证明,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动作”,而是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永恒课题”。新征程上,我们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管理,让“过紧日子”“办实事作风”成为政治自觉。尤其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领域,持续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党的旗帜永远飘扬在人民心中,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