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爱无价,彩礼有度 (您是本帖第26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头衔:注册会员
:96 | :0 |
经验:64 |
主帖:32 | 回帖:32 |
注册时间:2024-07-09 |
来自: |
|
“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十万里挑一”......,这写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道出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乱象背后的尴尬处境,针对这一现象的破题之道是打好“三字”牌,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
打好“宣”字牌,强化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高额彩礼的根源在于传统观念和攀比心理。解决这一乱象就要从思想上着手,在根本上改变。一要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庭院讲堂”“田园学堂”等平台,通过开展宣讲团深入基层、移风易俗科普活动等形式引导村民自觉抵制高价彩礼,树立健康文明的婚假观念。二要推广优秀典型,精心选树一批“零彩礼”“低彩礼”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引导身边人,形成崇尚节俭、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三要加强法律宣传,加强对《婚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明确彩礼的法律界限,让村民知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
打好“制”字牌,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刚性约束。无规矩不成方圆,高价彩礼的治理需要制度的约束。一要制定彩礼标准,立足实际,根据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倍数制定相得益彰的彩礼限额,为彩礼“限高”提供制度依据。二要完善村规民约,将彩礼限额、婚丧喜事的办理列入村规民约中,明确奖惩机制,推动村规民约有效执行。三要成立红白理事会,推广红白理事会制度,通过红白理事会引导督促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
打好“治”字牌,解决民生难题,推动乡风文明。高价彩礼的背后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要在本质上着手,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一要发展农村经济,充分发挥农村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减少因经济问题接受高价彩礼的现象。二要完善公共服务,全面完善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减少农村在婚嫁方面的负担。三要搭建婚恋平台,为农村适龄青年搭建婚恋交友平台,举办联谊活动,拓宽交友渠道,减低因择偶难得问题出现高价彩礼的风险。
婚姻是靠双方共同经营起来的,不是靠彩礼堆砌而来。彩礼不是爱情的买卖,而是对婚姻的尊重。农村高价彩礼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根治的,要在抓好宣传教育、完善制度建设、解决民生难题上下足功夫,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打造风清气正的婚恋市场和健康文明的乡风人情。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