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社区天使”林则银:新时代基层干部的“三面镜子” (您是本帖第14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
头衔:注册会员
:2933 | :0 |
经验:123 |
主帖:57 | 回帖:58 |
注册时间:2023-06-06 |
来自: |
|
在天津市北辰区瑞景街道宝翠花都社区,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楼宇之间。她就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林则银。这位来自贵州的布依族干部,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林则银的事迹,恰如一面明镜,映照出新时代基层干部应有的精神风貌。
为民情怀:映照初心使命的明镜。林则银的手机里存着近千个居民的电话号码,她的微信好友列表里几乎都是社区居民。这种“24小时在线”的工作状态,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为民情怀。她创新建立的“五常五送”工作法,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常敲空巢老人门、常串困难群众门、常叩重点人群门、常守居民小区门、常开休闲文明门,这“五常”背后,是对群众需求的精准把握;送学、送菜、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这“五送”之中,是对群众期盼的积极回应。她常说:“社区工作就是要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这句话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基层工作的真谛。她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把群众的期盼扛在肩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创新精神:映照担当作为的明镜。面对社区治理难题,林则银没有选择墨守成规,而是大胆创新。她创建的“五常五送”工作法,不仅解决了社区治理的痛点难点,更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种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基于对基层实际的深刻把握。在疫情防控期间,林则银带领社区工作者创新工作方法,建立“红色网格”,发动党员志愿者,织密织牢社区防控网。她创建的“移动办公桌”模式,让社区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这些创新举措,既体现了基层干部的智慧,也展现了担当作为的精神。林则银的创新实践启示我们,基层治理需要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她善于运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社区微信群,开通社区公众号,让社区服务更加便捷高效。这种创新精神,正是新时代基层干部应有的品质。
实干作风:映照奋斗精神的明镜。林则银的实干作风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她坚持每天走访居民,了解群众需求;她带头参与社区环境整治,美化家园;她亲自为独居老人送餐,解决生活困难。这些看似平凡的工作,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在社区治理中,林则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她建立“民情日记”,记录群众诉求;她设立“居民议事厅”,搭建沟通平台;她推行“阳光居务”,接受群众监督。这些举措,体现了她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林则银的奋斗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带领社区工作者,把一个普通社区建设成为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这种奋斗精神,正是新时代基层干部应有的底色。
林则银的事迹,犹如一面明镜,映照出新时代基层干部应有的精神风貌。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情怀,什么是创新精神,什么是实干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像林则银这样的基层干部,用真心服务群众,用创新破解难题,用实干创造业绩。让我们以林则银为镜,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