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让党的创新理论 飞入寻常百姓家 (您是本帖第20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0)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
头衔:注册会员
:417 | :0 |
经验:268 |
主帖:132 | 回帖:130 |
注册时间:2022-09-21 |
来自: |
|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实践的指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走进基层、深入人心,是基层理论宣传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理论宣传要“接地气”,贴近群众生活
基层理论宣传的对象是广大群众,他们的文化水平、理解能力和关注点各不相同。因此,理论宣传不能“高高在上”,而要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见的变化、感受得到的实惠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例如,通过讲述乡村振兴中的鲜活故事,展现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通过解读惠民政策,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只有将理论与群众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才能让理论宣传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二、理论宣传要“有温度”,注重情感共鸣
理论宣传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基层理论宣传工作者要善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理论融入文艺演出、微视频、地方戏曲等载体中,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理论熏陶。例如,一些地方通过“理论+文艺”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编成快板、小品、山歌等,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让理论宣传更加生动鲜活。这种有温度的宣传方式,更容易引发群众的情感共鸣,增强理论传播的效果。
三、理论宣传要“见实效”,解决实际问题
理论宣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基层理论宣传不能停留在“说”的层面,而要注重“做”的实效。要通过理论宣传,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基层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例如,在乡村振兴中,理论宣传可以结合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风文明等具体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只有让群众看到理论宣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才能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四、理论宣传要“聚合力”,构建多元参与格局
基层理论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协同推进。基层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资源、搭建平台,推动理论宣传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要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社区宣讲团等阵地的作用,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乡贤能人等力量,形成理论宣传的强大合力。此外,还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渠道,扩大理论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基层理论宣传是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的重要环节。只有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见实效,才能真正实现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我们以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基层理论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