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来宾论坛 → 舞狮盛宴点燃团聚乡情
本版版主:潇潇黔江雨 | 苹果苹果苹果 | 看晨曦 | 伤心离开
社区广播站:
  推荐:
  标题: 舞狮盛宴点燃团聚乡情 (您是本帖第209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 (* 此帖子由于三个月内未有回复已被系统自动锁定,不允许回复)
名字不要了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3949 黄豆:3
经验:1341
主帖:514回帖:786
注册时间:2015-09-14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01-31 23:25 第1楼  
|帮助|
灵蛇献瑞迎新春,喜气盈盈入门庭。大年初一,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去年刚入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龙坪舞狮团带来了舞狮表演。



表演现场。廖雨晨 摄



“狮子”进场。廖雨晨 摄



舞狮与群众互动。廖雨晨 摄



小小舞狮者们在做表演前的准备。廖雨晨 摄

“咚咚锵咚咚锵……”

上午10时,镇中心广场喜庆的锣鼓声、鞭炮声响起,踏着红毯般的鞭炮纸,一黄一红两头“狮子”率先健步登场,它们身披绚丽多彩的狮皮,灵动的眼睛闪烁着光芒。“狮子”先是优雅地叩首,致以新春祝福,再开始摇头摆尾,左顾右盼,随着眼睛和嘴部动作的不同组合,“狮子”表现出喜、怒、惊、疑等表情,惟妙惟肖。

随着演出持续,上百名群众围满了广场。观众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或拄着拐杖,或被家人搀扶着;有稚气未脱的小孩,他们或骑在父母肩头,或手拉手兴奋地跳跃;更有或头戴银饰,或身着绣有精美图案服饰的壮族及瑶族同胞,大家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神情,为团聚的时刻增添了喜庆热闹的气氛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表演渐入佳境,广场中央数根2.5至3米的高桩引人注目。

“锵锵锵……”锣鼓声加快,两头“狮子”健步登上高桩,在狭窄的桩面上小心翼翼地挪动,狮头和狮尾的队员们配合默契,在高桩上辗转腾挪,如履平地。突然,一头“狮子”猛地一跃,跳到另一根高桩,在空中划出一道惊险的弧线,引得观众们一阵惊呼……

精彩的舞狮点燃了广场上的气氛,一旁的套圈、水上乒乓等游园活动吸引了大量群众,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场面一派喜庆。人群中,记者与打工返乡的吴业秋攀谈起来,“过瘾!我从小就爱看舞狮,跟村里老乡们一起热热闹闹看场舞狮才算过年嘛。在外打工久了,特别想念这种感觉。”

“我们团属于南派舞狮,技艺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由于团里有不少壮族和瑶族的兄弟,表演中融入了本地的‘拜礼’元素,在舞狮过程中让观众可以抚摸狮头,拉进了舞狮艺术与群众的距离。”龙坪舞狮团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周武介绍,舞狮时,舞狮头者需灵活,展现狮子的神情和动态;舞狮尾者则需有力,控制舞动幅度。两者需协调一致,才能使狮子栩栩如生、动作惊险刺激。

舞狮团所在的头排镇坐落在来宾、柳州、桂林三市交汇处。汉、壮、瑶等多个民族的群众世代在此聚居,彼此交融,形成了多元而包容的文化氛围。便利的交通如同一条条纽带,将本地与周边地区的各族群众紧密相连。

这里,舞狮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寄托。它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美满、国泰民安的期盼。

每当锣鼓声响起,舞狮腾跃而起,那矫健的身姿、灵动的步伐,演绎着团结、和谐、互助的精神,也在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在此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连接各族群众的桥梁,传递美好愿景的使者。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五毛一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7736 黄豆:0
经验:11407
主帖:304回帖:7029
注册时间:2021-06-13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02-12 11:23 第2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