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广西天等:“打榔”声声响 起舞庆霜降 (您是本帖第2560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8)
|
头衔:注册会员
:1943 | :14 |
经验:1121 |
主帖:44 | 回帖:1060 |
注册时间:2016-03-03 |
来自: |
|
霜降看天等,榔音响八方。10月24日,2023年天等县世界非遗壮族霜降节系列活动在该县天椒广场开幕。开幕现场,当《打榔舞》的音乐声响起时,上千椒乡儿女纷纷挥起木杵敲击木榔,欢歌载舞庆祝节日。

天等人民身着民族盛装聚集在广场上跳起打榔舞,载歌载舞共庆世界非遗壮族霜降节。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欢歌载舞庆祝节日。 沈泉池摄
打榔舞是天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壮族舞蹈,从唐代武德年间传承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2010年,打榔舞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榔”是壮族先民专门用来脱稻粒、舂米的工具。最早,打榔只是壮族先民给稻谷脱粒和打糍粑的一种劳作场景。后来,打榔加入了舞蹈的元素,由此演变的打榔舞则成了壮族人稻作文化的再现。重要节庆时,人们总要跳起打榔舞,以此表达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和和美生活的祈愿。

打榔舞是天等具有悠久历史的壮族舞蹈。 沈泉池摄

现场盛况。天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开幕式结束后还举行了打榔舞比赛,来自天等县13个乡镇及民小、民中、民高、县职校等17支代表队参加比赛。比赛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所有参赛队伍齐打第四版《壮族打榔》,要求每支队伍60人以上。第二部分各代表队根据《霜降欢歌起》自行编排舞蹈,在榔的设计、舞蹈造型、服装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整齐流畅的表演,节奏欢快的舞曲,让现场的观众在欢乐中领略到壮族打榔民俗文化的风采。
天等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享有“中国指天椒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打榔舞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等美誉。具有“丽川春晓”“都康画屏”等自然景观,也有“万福洞天”“八仙古韵”等人文景观。天等还有五彩糍粑、赛龙、吉劳等特色非遗美食,打榔升腾迎宾客,指天椒红火展民风,期待大家走进多彩天等,领略美丽壮乡,用镜头聚焦精彩瞬间、用媒体传递自然美景,推介美食美景,扩大天等的影响力,提升天等的美誉度,共谱发展新篇章。(记者沈泉池)



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