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高桂村发现桂中第一支部重要文物及史料 (您是本帖第1563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6)
|
头衔:注册会员
:134 | :2 |
经验:21 |
主帖:4 | 回帖:4 |
注册时间:2021-05-15 |
来自: |
|
今年初春,武宣县东乡镇高桂村发现桂中第一支部罕见文物及史料!
在桂中第一支部陈列馆的沙盘上可见,和那沙、河马、李树岗等村一样,高桂村是当年我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十分活跃的村屯之一。桂中第一支部骨干成员朱文拔就是高桂村人。今年1月11日,朱文拔家人在清理老家故旧什物时,在二楼一个装满书籍的尘封小木柜(当年祖父专用)中发现了与桂中第一支部有关的两件遗物:一件是当年东乡区农运武装组织赤卫队队员佩带的红袖章,一件是较为详细记录了当年农民运动惨遭反动当局镇压及朱文拔被逮捕、被释放、回村后冒险筹钱救助刘铁民往广东避难的史实。
当天,朱家人发现夹在朱文拔当年教书用的《康熙字典》内有一用纱纸包着的东西,他们也不知是何物。当他们小心地揭开一层层纱纸时,看到的是一块折叠整齐的红布,红布上有两根人工弯制、铁丝材质、呈S型的小铁钩(与袖章有没有关系,不得而知)。再展开红布,黄油漆印刷的“赤衛隊”三字映入眼目,在场人都惊讶不已,这是当年桂中第一支部的武装组织—东乡区农民赤卫队的袖章!当年农运虽被反动当局镇压而失败了,但作为赤卫队战士的一员,朱文拔将袖章视之为宝,特意用不易腐烂的纱纸包好夹藏书册中。正是因为朱文拔当年的冒险珍藏,才使得这罕见的红色文物在95年后的今天重见天日!
朱文拔手写史迹叙写了桂中第一支部成立、农民运动的兴起、高潮至失败的基本过程。其中特别引起注意的内容有:农民运动失败后,东乡区赤卫队队长刘铁明逃藏深山半年之久,困极生死之际深夜潜入高桂村找老战友朱文拔救助。朱文拔即在村中筹得东豪30块给刘,刘得以作路费盘缠经贺县往广东避难,这是我们首次见到的十分重要的史实,而现在刊行的有关刘铁民的史录中均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当天,众多高桂村乡亲也见证了这两件红色文物、史料的发现。这两件文物的发现必将会使桂中第一支部的史料、文物更丰富完善,甚至会填补某方面的空白。
附照片:当年赤卫队队员朱文拔佩带的红袖章:
朱文拔手书史迹(部份):
对新发现的朱文拔遗留的文物、史料的解读
一、关于赤卫队袖章
当年农民运动被残酷镇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武宣、东乡,第一支部党员和农运骨干大多被捕牺牲,侥幸脱险避走他乡的也不会带着这个赤卫队袖章在身上。而即使藏匿在家的若不是对此袖章情有独钟而心无畏惧者,也不会留存,因为一旦被敌发现,便凶多吉少。因此也许在某些人的眼中,这赤卫队红袖章是会祸及身家性命的凶物。但在朱文拔心中这赤卫队红袖章份量极重,它凝集了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见证了自己跟着共产党为农工奋斗的历程,现在革命暂时失败了,但理想信念不能丢,初心不能忘记。这赤卫队袖章在朱文拔心中就是神圣之物,不仅不应遗弃反而要加以珍藏。这就是朱文拔所以用不易腐烂的纱纸将赤卫队袖章层层包好又夹藏在码放整齐的藏书中的动机。也就因了他这情深至骨的珍藏,让我们后人得以在95年之后的今天,还能目睹当年革命先辈曾经佩戴战斗的红袖章的真容丰采。
二、关于朱文拔手写史料
这件史料共7页,内容还是蛮丰富的,其中救助刘铁民的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其蕴含的信息量很大:“刘铁民系区执委兼自卫队队长,当时逃匿深山半年,后来夜间到朱文拔家,朱文拔代想办法得东豪叁拾元(给刘铁民)作路资走贺县。”刘铁民为什么来找朱文拔?
刘铁民在本地深山躲藏半年之久,极可能是因为“弹尽粮绝”,处境险恶万般无奈之际,才深夜潜入高桂村求助朱文拔资助外出躲避敌人揖捕的。万分危险关头朱文拔慷慨果断出手救助,这充分说明:
1、朱、刘战友情深,关系非同一般。朱文拔虽侥幸获释,但信仰不丟,对革命忠诚不变,不仅没叛变没失节没出卖曾经的领导、生死战友,反而冒巨大风险,在极度困难下筹资30东豪银元资助刘铁民经贺州远走广东避难,这就是所谓的危难见忠义,板荡识贤臣!
2、30东豪银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经网查得知:当时的1块东毫约相当于现在人民币300元),朱文拔本身不可能有此“巨款”。其本人刚脱险回家,革命失败,党组织被敌摧毁,领导及诸多战友被杀,其本人亦是组织内重要人物,他不可能外出活动借钱,一旦为敌知晓,己必遭难,刘亦难逃。怎么办?筹资只能是在本村进行。朱文拔在文中并没有写到如何筹资,也没有写到刘铁民在村中呆了多久,但可以肯定,当天晚上不可能解决问题。高桂村都是贫苦农民,朱文拔筹得30东毫给刘,这说明高桂村民思想觉悟高,在革命失败、自己生活困迫之时,依然听朱文拔的话,不仅无人告密、出卖刘铁明,且慷慨解囊捐资供刘外出避难。查高桂村族谱:1928年全村男女老少共66人。这是多么不容易的捐助啊!
3、说明刘铁明不愧为清廉坚定的革命者,落难前身为东乡区农民协会执委、赤卫队长,他哪怕是有一点点私心贪欲也不至于落难时钱包空瘪。
4、朱文拔、高桂人这一救助刘铁明的义举为中共武宣支部保存中坚骨干力量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使得刘铁民成功逃脱敌人捕杀,使刘得以在1935后自广东再返东乡,继续从事党的秘宻工作,并参与韦天强领导的东乡第二次革命高潮运动。这里順说一事:据高桂村老人说:1947年东乡革命武装攻打伪三里区公所失败后,敌人悬赏揖捕刘铁民,刘躲藏在双髻山,后困极无粮须找生路,刘觉得高桂村是最安全的,时隔19年他第二次夜入高桂村,他找到朱文拔的弟弟朱文耀并在他家中。此时朱文拔已在柳州,但高桂人如同第一次救助他一样款留他,全村人捐出粮米保证他的生活。刘住了一个多月,高桂村200多人始终守口如瓶无人出卖他,也许他觉得此处离河马圩太近不安全,便离开高桂村前往灵居。不久中敌之计遇害。这是后话。
此次新发现的两件文物、史料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为桂中第一支部的光辉历史增添了新的实物证据,丰富了第一支部的历史内容。
补充提及:救助了刘铁民外出避难后,朱文拔意识到此事非同寻常。自已和另两个本家兄弟是在参加潘业俊召开的秘密会议后的回家路上,被伪县长唐熙年的警兵抓捕入狱的。与朱文拔素不相识的石化龙认为他是老实农民,叫唐熙年放人,唐不放,石第二次命令唐放人,迫于威权,唐才很不情愿的放人。救助刘铁民的事万一走漏了风声,唐熙年肯定不会放过自已。于是朱文拔抛家别子(当时儿子才4岁)远走他乡避难。他先后到象州、柳城,最后到柳州白露窑砖瓦厂打瓦为生,一直到柳州解放。柳州解放时,伪县长唐熙年还没有抓捕归案,朱文拔经过缜密侦察,得知唐藏身之处,遂配合柳州公安局将唐抓获。鉴于朱文拔的革命历史和贡献,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柳州一解放就安排他工作,并让他担任柳州市砖瓦业工会筹委会主任职务,此后大都在砖瓦业担任公职,后又调柳州砂布厂工作。1979年于柳州砂布厂退休回老家安居,1982年2 月逝世,享年84岁。
注:作者及工作单位
朱安定:中共党员,象州县委办、信访局退休干部,身份证:452224195810100012.电话:13507822745
朱安灵:中共党员,柳江区自然资源局退休干部, 身份证:450221195410150052. 电话:13557625268
2
[此帖于 2023-07-03 18:20 被 高番新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