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农民当主角! (您是本帖第567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
头衔:注册会员
:4829 | :96 |
经验:1409 |
主帖:175 | 回帖:1196 |
注册时间:2016-05-16 |
来自: |
|
原标题:农民当主角!大化“渔镇”北景这场活动真“牛”!
“没想到能成为此次山歌比赛的冠军,还把奖品‘牛司令’领到手,我们太意外了!”5月2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北景镇举行的第九届“四月八”乡村山歌文化艺术节山歌比赛上,来自凤山的罗盛生和卢逢康齐声说。


除了牛,羊、猪、大头鱼等也作为比赛的奖品颁发给获得第二名、第三名和优秀奖的参赛者。
与常规的文化活动不同,这场别开生面的山歌文化艺术节由北景镇那色社区居民委员会、那色社区民间山歌协会主办,是社区6700多名群众自发组织的乡村文化活动,活动的主角是农民,从2011年至今已举办了九届,每年吸引当地及周边群众约3万人到北景赶这场特殊的“歌圩”。
早上9时30分,那色社区街道两旁早已站满围观群众,手持手机、相机的群众将镜头纷纷对准12支身穿汉、壮、瑶、毛南等民族服饰的农民走秀队。走秀队的500多名队员沿着那色社区街道,踏着欢快的锣鼓声走向主会场。11时30分,山歌比赛正式开始,大化、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凤山、都安等红水河流域(河池段)7县与那色社区代表队共8支代表队依次登场,各队逐一献上自报家门歌和赞美歌,再分组对唱山歌,随后抽选题目,根据题目在30秒内创作一首山歌。一首首或悠扬、或嘹亮的山歌,引得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那色歌圩,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每年农历三月三和四月初八,都会出现赶歌圩的盛况。岩滩电站蓄水后,那色歌圩被淹没,崇尚山歌文化的那色人在现在的社区再建歌圩。”今年已72岁的广西歌圩协会会长、河池市群众艺术馆原馆长陈恒芳介绍,家住东兰武篆的他,小时候就听父母说到了那色歌圩,很多武篆人都到那色赶歌圩,他小时候也跟随母亲步行七八个小时到那色赶歌圩,人山人海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那色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覃汉武说,多年以来,我们的祖辈就有唱山歌的传统,但是到了我们这一代这个习俗似乎被遗忘了。于是为了传承山歌文化,促进民族团结,那色社区的群众便自发召集乡亲们举办山歌会,每届比赛的费用均由群众自愿捐款,今年的捐款额就有11万元。
谈起举办山歌赛的初衷,活动发起人罗大祥还有些激动: “多年前看到别的地方浓烈的文化活动氛围,我迫不及待想举办一个可以让父老乡亲欢聚一堂的活动,让唱山歌的传统重回我们的生活中,于是选择了‘四月八’这个日子举办山歌比赛。”2011年,罗大祥第一次自费12万元发动乡亲们参加山歌比赛,并且给每位参加的选手发放100元的奖金。此后有一年因资金不足,借了朋友的钱来办山歌比赛。
在罗大祥的坚持下,那色山歌比赛逐渐带动了大化、巴马、东兰等地的山歌爱好者来参赛,山歌比赛期间除了擂台上,家家户户均围坐着对歌的群众,场面极为壮观。
本届山歌赛评委之一,广西歌圩协会执行会长覃九宏表示,这次比赛奖品创新、受众面广,山歌以乡村振兴、幸福生活等为主题,歌颂党恩唱出美好生活,观众很热情,山歌文化氛围浓烈,线上的关注度也很高。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韦辰 韦颖婕
0
[此帖于 2023-05-29 14:33 被 动物森林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