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02年来宾建市以来,来宾城市化得到了空前发展,来宾由原来的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了如今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在这一波发展中,来宾市通过调整行政规划、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城市功能建设,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等手段,吸引了来宾地区和周边城镇的大量人口前来来宾置业发展,来宾在这一波快速的城市化后,不仅让来宾自己得到了崛起,还带动了周边一些城镇。
如今,我国的城市化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正在向第三期过度,即演变成了都市化,也就是大城市化。除了农民继续进城,还伴随着中小城市、城镇的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甚至很多农民跳过城镇、中小城市,直接前往大城市。在这一进程的关键阶段,除了北上广深等少数城市之外,广西众多城市纷纷降低了落户门槛,比如南宁,柳州,桂林这“三巨头”均降低了落户门槛,南宁为了抢人甚至零门槛落户,这些大城市的举措,吸引着广西各中小城市的大量人口,他们显然要在抢人大战中夺得先机。
2020年来宾市常住人口为207.46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06712人,占48.5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67899人,占51.47%。城市化率略低于广西54.20%的平均水平,来宾城市化发展空间仍然很大,不过更大的空间在于来宾的外流人口,2020年 来宾市户籍总人口269.79万人 ,常住人口207.46万人,人口净流出约62万人,这些人口一部分流向了周边的大城市,但是大部分流向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等地区。
据国家统计局研究报告指出,得益于落户政策的放松,城市化有加快的趋势,预计到203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到2035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当前的发达国家水平,到那时城市化进程将会慢慢停滞下来,城市格局大致定型。
广西现有十四个地市,总人口约5000多万,除了南柳桂三巨头外,基本都是中小城市,或许你会觉得中小城市更宜居、更舒适,但如今区内各市的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根本由不得你小富即安。来宾市在广西城市城市之间的各主要经济指标排位明显靠后,被不少人批评,由于历史原因,来宾市对于现下辖的县市没有管辖历史,所以现在下辖的各县市对于来宾归属感不是很强烈,导致来宾市在下辖各县市中的中心地位明显不足,我们暂且不说吸引外来人口,单单留住这些外出的来宾流动人口就是巨大的财富。来宾作为人口净流出城市,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试问,我们的未来在哪里?
看看,近几年周边各主要城市如何发展。南宁强首府战略,柳州全力发展工业,并打造柳江,柳东,柳北多个新区扩容,贺州向东融进大湾区,崇左背靠南宁发展边贸……,各有千秋,一句话,就是发展。时不我待!
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05.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较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76.65亿元,增长5.5%,提高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1.63亿元,增长7.1%,提高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37.45亿元,增长6.3%,提高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0%、31.4%和46.6%,依次拉动GDP增长1.4、2.0和2.9个百分点。
很明显,第二产业就是来宾经济发展的“短板”,这难怪这些年来宾一直备受质疑,说什么“来宾只有房地产,没有工业,除了宾馆就是烧烤摊和奶茶店”。这些质疑也有一定的道理,没有工业,房子建得再多又有什么用?毕竟房子还是需要人去住的,炒房终归没有出路。俗话说得好,“安居乐业”,“乐业”是前提。试想一个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拿什么在来宾“安居”?

(图片拍摄:李冠才)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和复杂形势下,来宾市工业传来捷报: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7%,两年平均增长8.9%,比1-4月回落2.2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比4月提高5.2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1-5月,采矿业增长49.2%,制造业增长3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9%。增速均高于全区、全国水平。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来宾在努力补短板,发展壮大,以三江口为代表的港产新城,以“一根甘蔗,一根木头,一块石头”的发展思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大批产业接连落地,让我们更有信心。碳酸钙产业,木材产业,弥补了甘蔗产业的不足,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新产业集群,这些产业集群,将为来宾创造出更多的优质岗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无论是回归,引进,还是留下来。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的今天,各大城市掀起的抢人大战,说白了就是城市命运之战,来宾目的是抢人,更重要的是留人,毕竟这关系到来宾未来发展的大事,来宾输不起也不能输。能留人,那我们就算赢在了起跑线,但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用脚投票,踏进来宾的大门后,选择留下,我们依然还有很多的事要做。
来了,老弟!
来了,你就是来宾人!
(图片拍摄:李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