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社区 城市论坛 玉林论坛 → AI岂能成为形式主义的“帮手”
本版版主:八叔 | 心静自然凉 | 偶是路人
社区广播站:
  推荐:玉林频道  
  标题: AI岂能成为形式主义的“帮手” (您是本帖第10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3)
ylszfjjjz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663 黄豆:0
经验:457
主帖:168回帖:186
注册时间:2018-10-29
来自:
  回复  引用  悄悄话 评价  收藏  编辑 看楼主  [更多功能] 发表于 2025-10-11 15:43 第1楼  
|帮助|
调研考察团还没出发,数千字的调研报告已经“完成”,看似洋洋洒洒、引经据典、数据详实,实是AI代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AI辅助撰写调研报告、公务文件的现象日渐普遍。甚至有开发团队专门为政府部门定制公文写作大模型工具,只需输入需求,几分钟内,一篇几千字的“调研报告”就生成了。
应当警惕,滥用AI或可能滋生新的形式主义。
近年来,各部门持续开展基层减负行动,有的部门将本职工作全交给AI。个别人甚至在调研前就备好应付上级的“报告”,出差归来,将早准备好的报告稍作调整、打印上交,使本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调研,变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不仅在调研领域,有的机关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对AI的使用已明显“越位”。小至公文撰写,大至政策制定,事无巨细都依赖AI提供“标准答案”。有些撰写的文件充斥专业术语和数据,看着唬人却漏洞百出,一问都是AI生成的。  
不可否认,AI赋能千行百业是大势所趋,但AI应成为政务工作的“帮手”,而不是“枪手”。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到“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我们党始终将调查研究、求真务实置于作风建设的突出位置。滥用AI的本质,反映出的仍是工作作风不实、责任意识淡薄。
再华丽的AI写作,也代替不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一手调研。
【责任编辑:王志艳】








慕鱼居士的头像
头衔:版主
绿豆:298578 黄豆:11
经验:39693
主帖:1278回帖:25106
注册时间:2003-11-26
来自:广西大北路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13 09:34 第2楼  
wuhaili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15758 黄豆:1
经验:1584
主帖:162回帖:1405
注册时间:2012-08-26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30 08:17 第3楼  
是个老六的头像
头衔:注册会员
绿豆:53 黄豆:0
经验:45
主帖:3回帖:38
注册时间:2025-09-23
来自:
  回复   编辑 引用  悄悄话   只看TA  点评此帖    0 发表于 2025-10-30 08:47 第4楼  
本版内容仅代表网民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