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新梧州大酒店起航,多少70、80后的集体回忆。 (您是本帖第10898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135)
|
头衔:版主
:125792 | :29 |
经验:29214 |
主帖:369 | 回帖:16925 |
注册时间:2004-08-26 |
来自:广东省广州 |
|
1月9日新梧州大酒店开工仪式启动标志着这栋名震桂东南,曾入选广西十佳酒店的老牌酒店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梧州人面前。
不久前该酒店大堂显著位置还能看到醒目的“三星级酒店”标志,如今四星遍地,五星也不稀奇的年代,二十多年前梧州大酒店挂上这颗“三星”曾经登上过本地各大报纸,成为本地酒店的标杆。
当时能上星就是对一家酒店最大的认可,更何况是“三星”。当时对上星酒店的记忆就是“贵”,多一颗星要加10蚊一晚。
梧州大酒店地处梧州市河东旧商业中心区,北依梧州白云山,南临西江秀水,是距离广西广东交界线最近的豪华酒店。大楼楼顶可俯瞰整个河东区及西江沿线风景,脚下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建筑英领事馆和海关,距离骑楼城仅仅一公里,曾经是梧州地区、梧州市党委政府指定接待酒店。
在高楼林立的今天,建于1995年的梧州大酒店大楼依然是最气派、魁梧的高层建筑之一,等于广州的白天鹅,代表着城市的牌面。
昔日风流
对比起现在梧州市“富在国龙,贵在江滨,豪在华府,鲜在东盛”群雄并起的“旅宿、婚庆”市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梧州大酒店是航母般的存在,没有之一。无论是旅宿、餐饮,还是娱乐、桑拿健身、旅行服务、商务配套都是梧州市不争的第一。
在上世纪还不是很流行买房的年代,最能显摆面子的就是能在梧州大酒店订一场婚宴,那时物质还比较匮乏,看梧州大酒店婚宴的菜单就大开眼界,其他酒店的婚宴被客户要求参照大酒店的菜式模仿,越像越好。二十多年前婚宴的菜单放在今天仍然称得上豪华、丰盛,菊花鱼、莲子鸭都是酒席上最让孩子们喜爱的珍馐,二三楼早市需要提前六点多出门排队才能有一台之地。
因菜式太赞供不应求,梧州大酒店餐饮部在大楼旁边搭建了一个熟菜外卖部,很多地委行署家庭中午来不及做饭就在外卖部打包京都骨和牛肉干回家。
在笔者读高中的时候,每每复习到夜里一点多站在阳台看去,总能看到梧州大酒店顶楼舞厅内闪出炫目灯光,远远传来“动瓷动瓷”的节拍声。后来认识了一个朋友说经常在那里唱歌“炒更”,每唱一首歌有五块钱,一晚上工资加小费就有好几百。相信直至现在,梧州市内仍没有什么地方有给小费的习惯,可见二十楼有多洋气,壕气。
当时很多人一个月工资才四五百元,玩一晚花掉半个月工资不是新闻。
那些梧州最威的歌星谢启华等,甚至已经到广东发展的张竹梅回梧后都会到大酒店二十楼一展歌喉,很多人能以登台演唱为荣,可见当时二十楼的号召力。因为距离海关大楼和外贸大楼近,若当时桂东南还算有一个拿得出手接待“香港佬”“台湾佬”的娱乐场,都会不约而同选大酒店二十楼。
梧州大酒店一栋楼就是旅游、食宿、娱乐、休闲保健的“产业军校”,在梧州这些生意不会做,去大酒店玩两天就会了,不少梧州老板是经过梧州大酒店“培训”找到了生意门路,完成了类似“中欧商学院”一般的社会化营商培训。
墙比金坚
除了各种“豪”,在1995年前后梧州大酒店还承载着一部分梧州人的“金融上市梦”。这个梦现在看起来有点呆萌呆萌,可二十多年前算是“敢吃第一口螃蟹”,当时很多梧州小公务员、知识分子为此着迷,梦想着一夜暴富走上人生巅峰,从这个角度看,梧州大酒店在特殊时期拥有过的“金融属性”,更为这栋大楼蒙上一层迷人的面纱。
据了解,当时深圳兴起股份发行,上市狂风一夜之间造就了大批富豪,梧州地委、梧州市有意将梧州大酒店通过股份制改造,打造成梧州上市第一股。
很多机关事业单位的人一年存款不过几百元,完全没有“理财”这种概念,连股票是什么也不知道,竟然敢一次性拿出好几年的积蓄两三千元投资梧州大酒店,其疯狂程度比起现在炒股有过之无不及。
有经历过那一段风潮的人回忆,当时梧州市改造目标有好几家,比如某某厂之类,但意向认筹者一致认为梧州大酒店最有股份改造的实力。
“当时我们都说,梧州大酒店股份改造好歹有那么大一栋实业在这里,而且还是用岑溪红铺的,怎么投资也不会亏。”此人回忆。
(插个题外话,当年笔者家里买的是桂东电力股票3000元,后来也不知道弄回来没……)
确实,当时梧州大酒店内高大上的装修,清一色的岑溪红铺盖,灯光优雅,往来的达官贵人如过江之鲫,排队进入停车场的车龙排到海关大楼,认筹股票的人晚上睡觉手里也要紧紧攥着那张手填金额的、薄薄的法人股认购凭证,心里满满的对财富的美好憧憬。
可惜,大酒店上市梦碎,回忆起那一段对美好未来憧憬的日子,受访者依然对梧州大酒店充满了感情:“那是梧州一段非常进取的时代,那个年代的领导什么都敢试,那疯狂上路的酸甜苦辣很多都寄托在这栋大楼身上。”
时代缩影
风云骤变,时代的变革在悄悄发生,对于普通人来说只如天冷加衣这般浑然不觉,而猛然回头一个时代已经过去。
1997年梧州地区调整划分为梧州市和贺州市,行署大院里的人大多要去往贺州上班。笔者那时还都是小孩,哪里懂得这是时代变革的一个岔道口,只发现大院里邻居越来越少,楼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家住5舍的电梯偶尔有时会悬在11楼,无人召唤。
地委行署大院里的人少了,梧州大酒店外卖部反而越做越兴旺,眼看名声大作就要赶上大东酒家。笔者很多同学的父母双双去建设贺州,好几个同学每餐就靠着吃外卖,对于一群小孩来说,那里就是个职工饭堂。逢年过节梧州大酒店的餐饮特别兴旺,梧州大酒店出品的月饼根本不需要做广告,一被包装好就塞满小车后车厢运往贺州。
人能走,可大楼不能走。
虽然身处梧州,可身份属于贺州,这种尴尬不仅仅是一栋楼的命运,还是分流到梧州市各个岗位中“行署人”的命运。贺州市的资源用不上,梧州市的资源不愿给,加上新世纪大酒店、五丰大酒店,包括后来的江滨大酒店、国龙大酒店纷纷异军突起承接了一线接待任务。梧州大酒店的旅宿业务自行署大院搬迁的第一天起直至今日,犹如一条滑梯偶尔遭遇塌陷式下滑,长期停留在二线甚至三线的境地。
作为国企下的资产,梧州大酒店体量巨大,运作成本巨高,市场化灵活度不足的短板在行政资源离开后被暴露得越来越明显。
它的规模大,造成了它的营运难,超前规划本来是好事,可在时代变革后反倒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资产管理公司举步维艰。
除了能偶尔接待一下每年冬训的足球队,以及一些培训会议维持生计,梧州大酒店还面临着附近丽港酒店、丽港皇冠酒店的围堵,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很多机构进驻了又走,然后换上一批新的,每批新人在市场上的号召力却越来越小,行业标杆的成色也在一分一分褪去。
笔者有个邻居经常去六楼,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很少去了。
依然热闹的,就是那几个阿姨在大楼侧畔支起的外卖部,而笔者那几个少年时每天吃外卖的同学,要么已经是贺州政坛新一代才俊。要么是深圳、上海等地的入籍精英,甚少回梧,只每年偶尔回来会讲起当年在外卖部打饭回家的日子。
二十楼水池里干瘪的花泥,裂缝大得可以放进好几根手指。那一群与梧州大酒店同成长的政坛骄子、外贸精英、商业奇才、娱乐大咖大多也已经退休,芳华落幕斯人憔悴如此无声无息,惹人心痛。
航母再启航
广西鑫达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投资3000多万收购梧州大酒店命名为新梧州大酒店,开工项目有望重启这艘商业航母,重耀这个梧州地标建筑。
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在具备相当资金、实力、经验,以及对梧州融入大湾区发展前景的信心多个要素综合下,广西鑫达接盘梧州大酒店这个颇富传奇色彩的项目。
在当前资金多选择脱实入虚,轻资产、重金融的大潮下,新业主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重金购买酒店大楼,一方面得益于新业主在酒店管理、运营、综合积累的经验,另一方面说明梧州市在城市建设、运营,大湾区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令投资人放心和充满希望。
细数万秀区近年在招商、营商方面的成绩,不仅河东片区商贸气氛日渐浓厚,骑楼城迎来旅游业新发展局面,而且万达广场、美的广场、地王广场等项目相继完成土地手续、开工建设,河东不日内将重现昔日商贾如云、游人如织、车水马龙的境况。梧州大酒店这艘商业航母重新启航,正当其时。
这一栋高大、沉默的大楼是被春风唤醒的巨人,是将鲜红旗帜披在身上的领航船,是一支呈现梧州经济文化发展温度的温度计,更是一本记录着三十年梧州发展历史,很多梧州人青春奋斗回忆的史书。
跨过两个世纪的风霜洗刷后,新梧州大酒店预计将以全新的面貌在2020年的10月左右向梧州市民走来。
声明:因部分回忆叙事年代久远,如果有事实不清之处敬请见谅,同时邀请广大读者在评论或来稿中讲述关于梧州大酒店的记忆,本公众号将择取有意思的内容选登。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