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重视家庭美德教育 (您是本帖第1942个阅读者|本帖回复: 4)
|
头衔:注册会员
:3608 | :30 |
经验:2028 |
主帖:482 | 回帖:1363 |
注册时间:2008-09-23 |
来自:广西上思 |
|
让家庭美德世代传承
去年2月,我曾写《让座》,至今我还历历在目。而今天在102路公交车上的让座情景,让我很受启发和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必要性。
上午10点左右,102路公交车行驶至广场站台时,有一位老人上车,上车后拉着公交车的拉手站着,车上坐着多数是青年人,个个只顾玩用手机,身边是一位小孩(7-9岁),小孩回头望一下,坐在公交车后排边角一名妇女(像小孩母亲)朝他使一下眼色,小孩很会意地面带羞涩站起来,走到车后门站。母亲伟大,把爱无私奉献儿女;但是当今的中国式母爱,是怕自己小孩受苦,受委屈;过分的溺爱,小孩像温室的花朵一样成长,经受不起风雨。而今天我所看到这位母亲对小孩教育方式,让我看到小孩的未来与希望。
每个人思想品德的发展、世界观的形成,是一个由浅人深、由低级向高级的逐渐发展过程。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栋梁之材,必须从培养孩子热爱父母、尊敬长辈开始。很难想象,一个连养育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会由衷地产生热爱他自身所在祖国的情感。热爱和关心他人是一种高级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的有为表现,需要从小培养。假如长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在他的心里,既没有做子女的孝顺,也没有作父亲的慈爱,更没有为人民做好事的伟大理想。所以,每个家长让孩子知道,他只有关心、热爱别人,他才会得到他所希望得到的,否则一无所获。
目前,我国家庭人员结构“四二一”制的普遍,很多家长反映,现在孩子越来越差,学习不努力,工作不勤奋,自己的事情不愿做,服务他人的思想全没有,几乎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事实证明,这种对孩子的指责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家庭中实施的教育不对头,不得法,爱之有余,教之不够。
一个人在社会集体中是否有礼貌、善于对待别人、诚实守信,是与他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熏陶分不开的。这一品德的养成是从家庭开始的。孔子早已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观点.在家庭生活中,做父母的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坚持“遇物则诲”、“遇事则行”的训练,并反复强化,使之形成稳定的动力定型。比如家中来了客人,应告诉孩子主动称呼和接待;孩子做了错事,应该教育他诚实、敢于承认错误;发现孩子说谎或言行不一,应与孩子共同分析原因,晓以利害,及时纠正,切不可拳脚相加。另外,家庭所有成员应统一要求,统一评价,共同监督检查,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良好行为始终不渝,持之以恒,成为习惯。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2018年1月26日
0
[此帖于 2018-04-08 10:33 被 悠荡岁月 编辑]
-----------------------------------------------------
[b]我很丑,但我很温柔![/b]
|